关于于的成语谐音97条

admin 2023-10-26 18:17:35 1,827次浏览

关于于的成语

1、关于于的成语寓意好的成语

(1)、出自《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2)、(巧言如簧)谓花言巧语,悦耳动听,有如笙中之簧。(《诗经·小雅·小旻之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

(3)、(急于星火)星火:流星。象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形容非常急促紧迫。

(4)、(窈窕淑女)美好的女子。(《诗经·国风·周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5)、⑵“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动词谓语之前,作状语。可译为“对”“对于”。

(6)、(鄙于不屑)鄙:粗俗卑鄙。不屑:认为不值得(做或看)。粗俗卑鄙到不值得一顾的程度。指既丑陋又卑贱,叫人看不上眼。

(7)、出自《诗·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8)、(喜见于色)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同“喜形于色”。

(9)、《易》曰:“介于石,不终日,贞吉。”介如石焉,宁用终日,断可识矣。——《易·系辞下》

(10)、(安于所习)安:习惯于。习惯于自己所熟悉的东西。指习惯对人的制约

(11)、例:景公有爱女,请嫁于晏子(《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12)、风雨飘摇:在风雨中飘荡摇摆。后用以比喻动荡不安。

(13)、形于言色:意思是指内心活动表露在脸上和言辞之中。

(14)、管窥蠡测: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海水,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光天化日:比喻大家看得很清楚的地方。

(15)、引进比较的对象,表示程度的比较。“于”所在的介宾结构位于形容词谓语之后,作补语。可译为“比”。

(16)、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矫枉过正纠正偏差做得过了头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

(17)、鸠占鹊巢:同“鸠居鹊巢”。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或占据别人的位置。

(18)、对于一部作品毁誉参半,并不是不正常的,何必为此耿耿于怀呢?

(19)、出自《诗·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20)、出自《诗·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2、关于于的成语谐音

(1)、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点击本页面中的“选为满意回答”按钮;

(2)、(凤凰于飞)本指凤和凰相偕而飞。比喻夫妻和好恩爱。常用以祝人婚姻美满。

(3)、(长舌之妇)常用来指多嘴多舌、喜欢说长道短、搬弄事非的女人。(《诗经·大雅·瞻卬》:“妇有长舌,维厉之阶。”)

(4)、(轻于鸿毛)鸿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还轻。比喻毫无价值。

(5)、来稿请投:shiwenxuexi@1com

(6)、黄粱一梦:比喻想要实现的好事落得一场空。也说黄粱美梦,一枕黄粱讳莫如深:紧紧隐瞒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7)、初出茅庐: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8)、(哀鸿遍野)比喻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灾民到处都是。(《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9)、作小服低:指与人作妾或顺从比己低下者。形容谦退温顺。

(10)、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报任安书》)

(11)、难于上青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喜形于色、迁怒于人、无动于衷、公之于众、

(12)、柔情似水:比喻情意温柔缠绵(一般指男女之间)。

(13)、梦寐以求:睡梦中也在追求,形容愿望的迫切。

(14)、(疲于奔命)原指因受命奔走而搞得很累。后也指忙于奔走应付,弄得非常疲乏。

(15)、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汉·曹植《七步诗》

(16)、例:韩遂等起凉州,复为中郎将,西拒遂。于望垣硖北,为羌、胡数万人所围,粮食乏绝(《三国志·魏书·吕布传》)

(17)、出自《诗·唐风·椒聊》:“彼其之子,硕大无朋。”

(18)、(食方于前)形容吃的阔气。同“食前方丈”。

(19)、出自《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0)、例:沣州人张居士,于禅学有所得,临终之岁,禅坐静室,约其徒满百日乃开(《续夷坚志·张居士》)

3、关于于的成语开头

(1)、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先秦《硕人》

(2)、柔情似水:比喻情意温柔缠绵(一般指男女之间)。

(3)、铭记于心、胫大于股、伊于何底、成竹于胸、安于故俗、止于至善、忠于职守、安于所习、

(4)、例: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至于鞭棰之间,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报任安书》)

(5)、出自《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6)、豆蔻年华:少女十三四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7)、熔于一炉:熔化在同一个炉内。比喻多种事物相互间结合紧密,浑然一体,难分难解。

(8)、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书·大诰》

(9)、出自《诗·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10)、(决胜于千里之外)坐镇指挥千里之外的战局。形容将帅雄才大略,指挥若定。

(11)、出自《诗·豳风·鸱鸮》:“予室翘翘,风雨所漂摇。”

(12)、眼不见,心不烦:比喻只要没有看见或不在眼前,也就不会为这操心或烦恼。

(13)、(人浮于食)浮:超过,多余。食:指俸禄。原指人的才能超过所得的俸禄。后比喻人员太多超过了工作的需要。亦作“人浮于事”。

(14)、死于非命:非命:横死。在意外的灾祸中死亡。

(15)、于:在;一旦:一天。在一天的功夫全被毁掉。多指长期劳动的成果一下子被毁掉。

(16)、(敏于事,慎于言)敏:奋勉,慎:小心。办事勤勉,说话谨慎。

(17)、(爱莫能助)虽然同情,但无力相助。(《诗经·大雅·荡之什》:“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18)、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唐·杜牧《赠别两首》

(19)、风雨飘摇:在风雨中飘荡摇摆。后用以比喻动荡不安。

(20)、现也可以解释为人在经历苦难过后表现出对世事的一种洒脱和无奈的态度,多用于感情。

4、关于天气的成语

(1)、出自《诗·周颂·酌》:“于铄王师,遵养时晦。”

(2)、(求之不得)①怎样寻求都求不到,形容要求很迫切或机会很难得;②亦指愿望终得实现。(《诗经·国风·周南》:“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3)、(托于空言)指寄托所怀于文词议论。同“托之空言”。

(4)、出自《诗·小雅·采菽》:“优哉游哉,亦是戾矣。”

(5)、出自《诗·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qiān)不崩。”

(6)、(天高地厚)①感恩戴德之词;②犹言高低轻重。(《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

(7)、《后汉书·窦融传》:“百年累之,一朝毁之。”

(8)、迁于乔木)迁:迁移。乔木:高树。原指鸟儿从幽深的山谷迁移到高树上去。比喻乔迁新居。

(9)、(安于磐石)安:安稳;磐石:巨石。像磐石一样安然不动。形容非常稳固

(10)、(人言可畏)流言蜚语会伤害人,因此是可怕的。(《诗经·国风·郑风》:“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11)、出自《诗·小雅·鹤鸣》:“它山之石,可以为错。”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12)、(格于成例)为传统的惯例所限制。表示不能达到目的。

(13)、(民保于信)指执政的人有信还要有义,才能受到人民拥护。

(14)、出自《诗·小雅·车舝(xiá)》:“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15)、(生不逢辰)时运不济,此生碰不到好时机。亦作“生不逢时”。(《诗经·小雅·小旻之什》:“我生不辰,逢此鞠凶。”)

(16)、魑魅搏人应见惯,总输他,覆雨翻云手,冰与雪,周旋久。——清·顾贞观《金缕曲二首》

(17)、(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堤:堤坝;溃:崩溃;蚁穴:蚂蚁洞。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比喻小事不慎将酿成大祸。

(18)、无可奈何:奈何:如何,怎么办。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19)、出自《诗·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20)、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唐·白居易《长恨歌》

5、关于于的成语

(1)、(求马于唐肆)到空无所有的市集去买马。比喻求非所求,必无所获。

(2)、求道于盲:盲:盲人。向盲人问路。比喻向毫无所知的人请教。

(3)、例: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秦风·无衣》)

(4)、硕大无朋:谓貌壮德美,无与伦比。后引申为巨大无比。

(5)、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6)、出自《诗·大雅·文王》:“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7)、(迁怒于人)受甲的气向乙发泄或自己不如意时拿别人出气。

(8)、绰绰有裕:同“绰有余裕”。用以形容宽裕、富余。

(9)、连接词或词组,表示并列关系。《尚书》中用得较多。可译为“和”“与”等。

(10)、辗转反侧:形容心中有事,翻来覆去不能入睡。

(11)、(授柄于人)犹言授人以柄。比喻将权力交给别人或让人抓住缺点、失误,使自己被动。

(12)、前呼后拥东倒西歪眼高手低口是心非头重脚轻有头无尾前倨后恭东逃西散南辕北辙左顾右盼积少成多同甘共苦半信半疑大材小用先人后己有口无心天经地义弄假成真举足轻重南腔北调声东击西转危为安东倒西歪反败为胜以少胜多由此及彼

(13)、(同仇敌忾)全体一致地抱着对敌人的仇恨和愤怒。(《诗经·大雅·生民》:“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14)、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久假不归长期借去,不归还开卷有益:读书就有收获。

(15)、(一年之计在于春)要在一年(或一天)开始时多做并做好工作,为全年(或全天)的工作打好基础。

(16)、英语学习|思维导图:198个高频常用英语短语图解,直观形象更易学

(17)、豆蔻年华:少女十三四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上一篇:关于玉的成语好的寓意有哪些106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