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谚语大全简短113条

admin 2023-10-26 18:24:20 1,827次浏览

清明节谚语及含义

1、清明节的谚语怎么说

(1)、◇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华东、华中、华南、四川及云贵高原)

(2)、清明扫墓自古沿袭、代代相守,早在西周时已有祭墓的习俗。扫墓、祭奠昭示着血脉的继承,使祖先与后代之间有了联系,让年轻一代知道敬老尊贤、慎终追远。现在清明节扫墓越来越多元化、多样化,但缅怀祖先、祭奠亡灵、寄托哀思的实质始终没变。

(3)、以上这些关于清明节的谚语,是小编家乡的老人们经常说的谚语,也是一些比较实用的谚语。老人们都是以此来安排耕种时间、预测年景收成,规避旱涝灾害等。当然了谚语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各地区的谚语有所不同

(4)、清明前后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家老少扫墓之余,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柳枝戴在头上,怡乐融融。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的机会。

(5)、以上这些关于清明节的谚语,是小编家乡的老人们经常说的谚语,也是一些比较实用的谚语。老人们都是以此来安排耕种时间、预测年景收成,规避旱涝灾害等。当然了谚语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各地区的谚语有所不同

(6)、唐代的寒食节。唐代,寒食已发展成为全国性极为隆重的节日(见王冷然《寒食篇》)。敦煌卷子伯3608号载唐代开元年间的诗人王冷然《寒食篇》诗,首句便说:“秋贵重阳冬贵腊,不如寒食在眼前。”可见唐人对这一节日的重视程度。从王冷然《寒食篇》里,还可见唐代寒食节的习俗有:(1)禁火;(2)荡秋千;(3)簸瓊(掷骰子);(4)抛球;(5)打马毬;(6)斗鸡;(7)春游。此外,其它唐诗中反映的寒食习俗尚有:(8)斗鸡子(元稹《寒食夜》:“红染桃花雪压梨,玲珑鸡子斗赢时。”);(9)放纸鸢(风筝)(罗隐《寒食日早出城东》:“不得高飞便,廻头望纸鸢。”);(10)蹋(踏)青(白居易《寒食卧病》:“諠諠里巷蹋青归,笑闭柴门度寒食。”);(11)吃枣糰(白居易《寒食日过枣糰店》:“寒食枣糰店,春低杨柳枝。”);(12)墓祭等。其中墓祭是唐代寒食节最重要的习俗。

(7)、(10)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江苏气象谚语、湖北气象谚语)

(8)、“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河北、山东)

(9)、于是小草纷纷从泥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这个世界。河边的柳树,抽出新的枝芽,像饰品似的打扮着它们的柳树妈妈,一转眼就换上了绿色的新装,显得更加年轻漂亮。五颜六色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好像是在歌唱着这美丽的春天。

(10)、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吐绿的时节,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

(11)、点击☞三年级现象太可怕!再不重视,会毁了孩子整个小学阶段(附:问题及对策)

(12)、清明节的到来,更加清晰的勾起了我们对亲人的思念,一颦一笑都呈现在我们眼前往日借工作来掩饰伤痛的人,不得以又重新揭起了伤疤。

(13)、“清明”的含义是气候暖和,草木萌动,杏桃开花,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欣欣向荣的感觉。

(14)、    快收藏:写人的好词好句好段积累!用到作文里,保证出彩!

(15)、◇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闽)

(16)、清明冷,好年景(辽宁气象谚语、河北气象谚语)

(17)、而从现实中看,现在的人祭扫时的确以父辈、祖父辈为主,曾祖和以上的很少,但并非完全没有,毕竟也是自己的先人,还是需要时常祭扫一下的。

(18)、    一个公式搞定小学写人作文,快让孩子练习一下!

(19)、在我的家乡,每年的清明、中秋、中元、冬至与春节的时候,都是要祭祀祖先的,不过比较正式隆重的话,还是清明节的时候。

(20)、杜甫《清明》著处繁华矜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啮膝。此都好游湘西寺,诸将亦自军中至。马援征行在眼前,葛强亲近同心事。金镫下山红日晚,牙樯捩柁青楼远。古时丧乱皆可知,人世悲欢暂相遣。弟侄虽存不得书,干戈未息苦离居。逢迎少壮非吾道,况乃今朝更祓除。(江按:题为《清明》,描写的民俗事象却是上巳日水边“祓除”。) 白居易《清明日送韦侍御(一作郎)贬虔州》寂寞清明日,萧条司马家。留餳和冷粥,出火煮香茶。欲别能无酒,相留亦有花。南迁更何处,此地已天涯。(江按:题为“清明”,描写的景象却是寒食节。

2、清明节谚语大全简短

(1)、据说,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

(2)、清明谷雨,寒死老鼠;小满立夏,寒死老郎爸。

(3)、清明时节,思绪满怀。曾经一起,笑闹江湖。昔日亲朋,天各一方。梦中泪洒,醉酒当歌。祈求苍天,灵魂驰骋。但愿依旧,不忘拥有。

(4)、话不多说,赶紧上素材,希望能帮助到宝贝们哟!

(5)、“又是一年芳草绿”,伴随着春姑娘的脚步,今年的清明节很快就到了。清明节既是怀念先人的节日,也是一家人走亲访友、郊外踏青的好时光。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徜徉在大自然的怀抱,是我盼望了很久的事情。

(6)、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

(7)、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8)、第关于清明扫墓上坟的时间。清代和民国刊《华阳县志》称,清明节“前后数日”都是上坟时间。

(9)、(4)清明不怕晴,谷雨不怕雨(黑龙江气象谚语)

(10)、清明节气的风对未来天气及年成好坏也有一定预示,农民极为关心,因此,在民间流传不少有关这方面的谚语。比如:

(11)、在清明的时候如果经常下雨,那接下来的梅雨季节就要小心雨水带来的出行问题了。而如果清明时候没有雨水,那就意味今年气候比较干旱。

(12)、爷爷过世已经五年了,想起爷爷生前对我的百般呵护:为我驱赶夏日的炎热,为我拂去秋日的烦恼,为我打散冬日的严寒,为我种下春天的希望。因为有了爷爷的陪伴,我才不觉得寂寞;因为有了爷爷的呵护,我才得以无忧无虑的成长。清明节我来到爷爷的墓前,有千言万语堵在心头,到头来却只是“欲语泪先流”。

(13)、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14)、(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

(15)、“清明早,立夏迟,谷雨种花正当时”。(江淮)

(16)、清明节气的风对未来天气及年成好坏也有一定预示:

(17)、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河北气象谚语)

(18)、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19)、(3)清明难得晴,谷雨难得阴(山东气象谚语)

(20)、“二月清明不抢先,三月清明不退后”;(皖中、皖西)

3、清明节节日谚语有哪些

(1)、清明有雾,夏秋有雨。(:http://www.duanwenxue.com/)

(2)、县城的、乡下的今天都聚到了一起。我们先到街上买了些小纸作就上山了,都说清明时节雨纷纷,今年的清明节可不一样哦,阳光明媚的,大老远就能看见山上的祖坟,我们先到了老爷爷的坟上,按照我们这里的风俗,先要除掉坟墓旁边的杂草,然后再进行祭祖仪式,由于今年政府规定不能在山上点香烧纸,以免引起火灾,所以我们只是象征性的在坟上压了些纸钱,在坟墓旁边围上了我们亲手采摘的映山红。

(3)、   扫墓祭祖,是清明节俗的中心。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4)、记得上一次大规模祭祖还是在高中的时候,在老家真是在翻山越岭,最后祭祀的最古老的一位先祖,墓志上镌刻的居然是明崇祯十一年,那真的是老祖宗。

(5)、严冬过去,春风又绿江南。清明时节,杨柳绽芽,桃花绽放,小草青青,大气洁净。“洁齐清明”形象地道出了冬去春来的世界万象,祝朋友们清明健康。

(6)、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

(7)、清明到来,独在异乡的星空下,久远的深情如潮而至。点点,都是故乡的回忆;滴滴,都是思念亲人的泪水。路远,双脚踏不上归乡的路途,一颗心却早已飞到父母双亲坟头的旁边,多想在父母的身旁哭诉多年的悲伤。

(8)、汉代以后,民间逐渐把寒食禁火跟介子推联系在一起,这不过是后人附会。

(9)、    清明节的传统习俗+诗词+作文范文+手抄报合集,孩子一定用得着!

(10)、远处春的景色映入了我的眼帘,鸟儿唱着春天的奏鸣曲,漫山的桃红柳绿,遍地金黄的油菜花,“嫩芽吹叶落”,绿油油的嫩芽长了出来,到处是一片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景象,这是一个充满期望和祝福的季节。清明时节,我们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在缅怀过去的同时,也要对未来充满希望,珍惜生命,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不要虚度了这样一个美好的人生。还要对生命有一个重新的认识,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充充实实的,这样才会不让自己遗憾,并且对得起他人。

(11)、祭祀先人是一种传统,感念祖先的恩德,牢记家族的历史,这也是家族传承绵延的一种具体体现,时移世易,心意最重要,有些传统的做法与说辞,不需要太在意。

(12)、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13)、其实这只是少数地区的风俗,并不是广泛如此,因为有些地方有“一坟管三代”的说法,说白了就是爷爷辈最多只能庇佑到孙辈,超过了就无法庇佑了,自然不用再祭祀。

(14)、明节气的阴晴雨雪与对未来天气及年景有一定预示的谚语有:

(15)、(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那些关于清明节谚语大全)

(16)、接下来,我们又给他们烧了很多纸钱,净是“百元大钞”,我们衷心希望他们在另外一个世界生活得无忧无虑!最后,爸爸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鞭炮开始放起来,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我默默地许下愿望:希望爷爷奶奶保佑我学业进步,全家平安幸福!

(17)、门前的小草绿了又黄,黄了又绿,檐上的燕子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煤油灯成为古董,管道天然气进入了厨房,电脑走进我们的生活……时光飞逝,物是人非,我们渐渐长大,亲人渐渐远去,站在先人墓前,任泪水肆意漂洒,回忆昔日的点点滴滴。

(18)、  《小屁孩创意写作课》,真正激发孩子写作意愿的零基础入门书!

(19)、清明如果刮大风的话,那么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刮风。

(20)、清明自古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清明这一天,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去祭奠已故的先烈与亲人。在这一天往往下雨,故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之诗。

4、清明节,谚语

(1)、◇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华东、华中、华南、四川及云贵高原)

(2)、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我们一家到乡下踏青。

(3)、(5)清明起尘,黄土埋人(山西气象谚语、内蒙古气象谚语)

(4)、《周礼》:“方相氏区攵罔象。”罔象好食亡者肝,而畏虎与柏。墓上树柏,路口致石虎,为此也

(5)、   清明节,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有专家认为,插柳的风俗,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

(6)、清明是怎样从节气变成节日的    清明本是农事节气,四川农村至今流传着许多有关清明的时令谚语和农事谚语。如:“清明要明,谷雨要淋。”“清明前后一场雨,胜似秀才中了举。”“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清明播谷,小满栽秧。”“清明前,好种棉,清明后,好种豆。”“清明种棉多结桃。”“清明种棉花,秋后大把抓。”“清明种瓜,车装船拉。”“清明种菜,有吃有卖。”“雨水清明紧相连,植树季节在眼前”等等。那么清明是如何从节气变为节日的呢?这和中国古代三月上旬的另两个祭祀性节———上巳和寒食是分不开的。

(7)、与此同时,寒食节虽然地位有所提升,但相比愉快的清明节,当时受欢迎程度还是略有不及。

(8)、秋千最早叫"千秋",相传秋千为春秋时齐桓公从北方民族山戎所传入,汉以后成为清明的民间游戏。秋千最初是用一根绳子,以手抓绳而荡,后发展成于木架上悬挂两绳,下拴横板而成。

(9)、清明节到了,每逢佳节倍思亲!在这个祭祀的节日里,我的泪水又一次“决堤”,亲人的离去,让我倍感思念。因为思念,我常常在梦中惊醒;因为思念,我的枕巾常被泪水浸湿……

(10)、清明节作为传统祭祀节日之最主要的形式就是祭祖扫墓。在扫墓时,一般都是先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一些新土,然后摆上供品,燃香祭奠,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比如磕头、作揖等等,向祖宗先人说一说这一年来家里发生的大事小情,后来又是如何妥善处理的,让先人不必惦念牵挂等等,表示对先人的关心和忆念。

(11)、清明节除扫墓祭祖、踏青游玩外,各地食俗也是丰富多彩的。但因为禁火,这几天人们只能吃冷食,所以在节前,民间就准备了各种各样可供冷食的食品。 比如榆林就有摊黄、凉拌豆芽菜等,我们专门有介绍摊黄的文章,这里就不赘述了。

(12)、   清明节兼具节气与节日两大内涵,清明节气在时间和气象特点上为清明踏青习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常常趁扫墓之余,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

(13)、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14)、鲤鲫亲鱼强育肥,适时栽种苇藕芡。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清明浸种,谷雨下秧。清明种瓜,船装车拉。清明后,紧栽树。清明不落雨,稻麦出不齐。

(15)、而像是这样上溯很多辈进行祭扫的情况相当少,但并非没有,至于祭祀曾祖、高祖,也是差不多的情况,大概隔几年才会有一次。

(16)、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17)、老话都说:春雨贵如油,点滴无白流,预示着农作物春天返青生长,预兆是个丰收年、好年景!

(18)、又是一年春来到,清明时节踏青好,绿草青青好春光,轻声问候来送上,工作劳累上班忙,莫忘休闲身心放,朋友时时挂心房,愿你清明时节心情畅!

(19)、父子俩去祭扫,如果祭扫的是父亲的祖父辈,对父亲来说那没有超过三代,但那算是儿子的曾祖父辈,就已经超过了三代人了,难道不能祭扫了吗?

(20)、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5、清明节谚语及含义简短

(1)、寒食节禁火源于先秦改火之俗。 《论语》《管子》《周礼》等先秦典籍都记载古代流行改火的习俗。我赞同汪宁生先生对改火之俗的人类学解释:“早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即发明人工取火的方法,然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动辄就生新火,而是采取保存火种使其昼夜不灭方法,来保证人们取暖、炊爨、照明等日常需要。 

(2)、④手抄报的整体色调尽量统例如可采用:蓝绿色系加以加以少量的红黄点缀。

(3)、    快收藏:描写父爱细节的优美片段,写的真好!

(4)、(9)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河北气象谚语、山西气象谚语)

(5)、但是到汉魏时代,上巳“招魂”“祓除”的祭祀活动增加了许多“娱人”的成份。人们这天来到水边,不光是为了举行祓除仪式,特别是王公贵族,似更注重游乐。少男少女,手执柳枝,嬉游河曲,清水濯足;文人雅士,曲水流觞,饮酒赋诗。人们将椒酒洒在柔绿的草地上,倒进河流中,希冀消除百病,祈求吉祥。漂浮着素卵(枣子)的清波上,还有人在划龙舟。

(6)、如果清明时节下雨的话,那么之后会一直比较干旱,甚至会持续到夏至节。

(7)、“三月种豆清明前,二月种豆清明后”。(福建)

(8)、清明节习俗、音乐、佳句、谚语、古诗、范文、手抄报,一应俱全,速度收藏。?

(9)、出自清人范寅《越谚》卷上。很好理解,是说螺蛳是随着季节而长大的,到了清明是最肥的时候。并不是说真的与鹅一般大,只是个比喻而已。要做一下说明的是,这里的螺,不是田螺,是螺蛳。

(10)、印象中,祭祀祖先通常只上溯到祖父那一辈,再往上的话不能说没有,但的确非常少,而过去的农村地区,还流传着所谓“三代不祭祖,祭祖绝后代”的说法。

(11)、正常的年份清明节在农历三月,也有在农历二月的,这是因为农历十九年七闰的缘故。当地老人的说法是,如果清明节在二月的话,不要急着种地,避免碰到倒春寒;如果是在三月的话,那就要抓紧种地了。

(12)、在农村里长大的朋友都知道,柏树会分泌出一种浓郁的味道,捏过柏树的叶子或果子,手里都有一股挥之不去的味道。而这种味道可以驱赶虫蚁,避免虫蚁破坏坟墓。

(13)、踏青游乐是清明节最受大家喜爱的一种习俗,在这个时候都会放下繁忙的工作,约上好友,去花间品茗或是曲水流觞,自由自在的迎接春天的到来。

(14)、又是一个清明节,又是一个缅怀烈士的日子。我怀着崇敬的心情,伫立在烈士们的坟前,我用鲜花和真情祭奠着烈士们的英灵,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我在心里默默的说:“安息吧!烈士们,史册会记下你们响亮的名字;祖国会永远记住你们的丰功伟绩;我们会永远记住你们的壮志豪情!”想到这里,我的耳边似乎又响起了那扣人心弦的旋律:“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

(15)、等等都是农民们依据自己的经验形成的俗语,他们根据清明节的天气情况,对未来的天气情况做出判断。这里的“当年”、“三个月”和“四五十”,都不是特定的数字,而是表示“多”、“频繁”的意思,略带夸张之意。

(16)、在我的故乡,虽然也有这样的俗话,但意思完全和字面上的相反,主要的意思是,如果超过三代人都没人来祭扫,那么就代表这个家族断绝了。

(17)、清明除了祭祖扫墓、踏青访春之外,品尝时令美味也是一大特色,且从古至今都很有讲究。自古有“吃清明”的说法,因地而异,各有各的特色。

(18)、从古至今,国人对于祭祀祖先这件事都非常看重,如果一座祖茔长期没有后人祭扫,往往只有两种情况,要么是出了不孝子,要么是绝后。

(19)、(1)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福建气象谚语)

(20)、(3)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河北气象谚语)

(1)、根据相关史料可见,从周至汉,人们都要在三月上巳日去水边举行“招魂续魄,祓除不祥”的祭祀活动。从人类学和民俗学的角度分析,这是一种“死亡复活”仪式。秋去冬来,万木萧瑟,动物冬眠,大地沉寂,一切好像死去一样。然而,冬去春来,大地苏醒,杨柳吐青,虫蚁惊蛰,百鸟啼鸣,万象更新,春天战胜严寒,自然界又复活了。此时,猫了一个冬天的人们走向原野,走到水边,用春水洗去身上的宿垢,采香草薰除秽气,为大地招魂,迎接欣欣向荣的春天回到人间。上巳节,原本的文化涵义相当于西方的复活节。

(2)、立春是一个转折的节气,就是说从这天开始,天气开始回暖,最严寒的时期基本过去,人们开始闻到早春的气息。“立春一日,水暖三分”,就是说的立春这天,天气开始回暖,连水都比之前要暖和几分。

(3)、不过,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人们主要庆祝上巳节,寒食节与清明节存在感并不高,直到唐朝,蹴鞠等大量的娱乐活动加入,寒食节加清明节的节日组合迅速发展,逐步到了与上巳节平起平坐的地步。

(4)、清明的雨少了往日的欢声笑语,我从中嗅到了一丝淡淡的哀愁。不似“天街小雨润如酥”的温柔;不似“夜阑卧听风吹雨”的粗暴;不似“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充足,只含“物似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无限哀愁。

(5)、◇清明断雪不断雪,谷雨断霜不断霜(冀、晋)

(6)、清明节到了,人们纷纷到去世的祖先或亲人坟前祭扫,以表达对逝者的思念。清明祭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早在秦汉时期,人们就开始用各式各样的仪式怀念祖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先,饮水思源,我们在清明这一天表达对祖先的崇敬和怀念,追思祖先的艰辛。

(7)、云朵装点着天空的精彩,问候装点着友谊的精彩,真情装点着岁月的精彩,清明装点着春天的精彩!盼结伴踏青去,发条短信问候你,折柳祈相逢!

(8)、寒食习俗,除禁火外,还有吃餳糖大麦粥(因是煮粳米和麦,捣杏仁做成,因又称杏粥,又叫醴酪)、斗鸡、镂鸡子(雕画鸡卵,犹如后世染红蛋)、斗鸡子(可能是比赛雕画鸡卵之戏)、打球(即蹴鞠)、荡秋千、施钩之戏(似即明清时的拔河之戏)等民俗活动。这些习俗都是很古的(参见《荆楚岁时记》、《玉烛宝典》、《岁华纪丽》“寒食”条)。

(9)、  孩子读这套《作文敲敲门》,小学阶段写作妥妥放心了!(赠83节视频微课)

(10)、(雨下清明节,天旱四五月。关于清明节谚语)

(11)、(10)清明无雨旱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江苏气象谚语、湖北气象谚语)

(12)、“吃冬节,上冬天;吃清明,下苦坑”。(中原)

(13)、(1)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云南气象谚语)

上一篇:春联的民间传说105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