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绝句平仄格式规律85条

admin 2023-11-01 03:55:19 1,827次浏览

五言绝句平仄格式

1、五言绝句平仄的基本格式

(1)、律绝只有四种句式,即使是仄韵的五言律绝,也不超出这个范围。依照这四种句式写成的诗句称为律句,凡不用或基本上不用律句的五言绝句可以称为“古绝”。古绝不拘平仄;在押韵方面既可押平声韵,也可以押仄声韵。例如:

(2)、这第四个格式里,第一句和第四句又是完全相同的。

(3)、(诗词)李振汉:《千寻旷宇三更静两袖清风一缕香》

(4)、明白了粘对的道理,可以帮助我们背诵平仄的歌诀(即格式)。只要知道了第一句的平仄,全篇的平仄都能背诵出来了。

(5)、  (全首仅“秋”、“随”二字不合平仄格式。)

(6)、以上是五律平韵的四种标准格式加变化格式。()括号里的字可以是平音也可以是仄音。这样可用的字句就多了很多。请大家领会。可以收藏。

(7)、   云起遥蔽亏(平),江回频向背。(Ba)

(8)、明白了粘对的道理,又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长律的平仄。不管长律有多长,也不过是依照粘对的规则来安排平仄。违反了粘的规则,叫做失粘(失粘有广义,有狭义。广义的失粘指一切平仄不调的现象。狭义的失粘就是这里所讲的)。违反了对的规则,叫做失对。在王维等人的律诗中,由于律诗尚未定型化,还有一些不粘的律诗。

(9)、   仄-仄-|平——平——|仄-仄-|平——

(10)、今天藉小诗说说很多人绕来绕去绕不清的平仄问题。

(11)、以上是七律平韵的四种标准格式加变化格式,七律是在五律的基础上变化而来。()括号里的字可以是平音也可以是仄音。这样可用的字句就多了很多。请大家领会。可以收藏,之前发的变化格式对第五个字做了可平可仄标注,今查了一些资料,有出入,以此为准。

(12)、  6 为了便于记忆和了解起见,我们对于近体诗的平仄,需要更进一步的分析,和更新颖的说明。近体诗的平仄的原则只是要求不单调,为要不单调,所以平声和仄声必须递换,一联之中,平仄必须相对,但若每联的平仄相同,又变为单调了,所以下一联的出句的平仄必须和上一联的对句的平仄相粘,这样,相近的两联的平仄才不至于相同。

(13)、这种格式是以a句型作首句,a、b、c、d四个句型按顺序排列的。a句型和b句型组成了第一联,c句型和d句型组成了第二联。

(14)、这一格式是b句型作首句,c句型没有排进去,因为这一格式是首句平收,所以,平收句型就需要三句,仄收句型只能用一句。如果c句型排进去,它与其他句型的搭配就违反了格律要求。所以再用一次b句型以完成这一搭配。这样b、d句型组成第一联,a、b句型组成第二联。且第二联与格式一的第一联相同。

(15)、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沈佺期、宋之问时基本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全篇共八句,每句五个字,有仄起、平起两种基本形式,中间两联须作对仗。代表作品有李白的《送友人》、杜甫的《春望》、王维的《山居秋暝》等。

(16)、   不知今远近(仄),到处犹相对。(ab)

(17)、  (全首仅“不”、“三”、“君”、“估”字不合平仄格式。)

(18)、(同学聚会)万发镇胜利小学六一届同学毕业57周年联谊会

(19)、在第三章中,我们分析了五言律绝的句式由来,并经过一定规则得到了四种五言律绝的句式。分别如下(为了便于区分,标以不同颜色):

(20)、识别图中二维码(或长按指纹)关注本公众号(收藏投资)

2、五言绝句平仄格式规律

(1)、此小诗最后一句的倒数第二个字“夕”读阴平xī,在标准现代汉语普通话里妥妥地是一个平声字。但作为一个写格律作品的诗人,你就要特别注意了,夕,在古代不是平声字而是仄声字!因为它属于古人发音里的入声字。

(2)、第一种是以“仄仄平平仄”为首句来组织,叫做仄起仄收式,全诗格式如下:

(3)、五言律诗要求颔联和颈联对仗的,对于首联和尾联是否对仗并不作明确要求,平仄必须按照特定的格式安排,一联内讲对,两联间讲粘,只能押平声韵,并且押韵有固定的位置,即偶数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韵到底,不可换韵。

(4)、在五言“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平平仄平仄”;七言是五言的扩展,所以在七言“仄仄平平平仄仄”这个句型中,也可以使用另一个格式,就是“仄仄平平仄平仄”。这种格式的特点是:五言第三四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七言第五六两字的平仄互换位置。注意:在这种情况下,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必须用平声,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

(5)、(仄)仄仄平平「韵」, 平 平仄仄平「韵」。

(6)、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7)、第三个格式和第二个格式,只有第一句是不同的,其他三句完全相同。

(8)、平仄对仗要求不同。五言绝句的平仄,绝句可以看作是律诗的截取,所以对于对仗的要求较为自由。若把绝句看作律诗的后半截时,就是一二句要对仗,三四句不用。五言绝句押韵的严格表现在一般只押平声韵且不能出韵,也就是说不可押仄韵且韵脚必须用同一韵中的字,不得用邻韵的字。

(9)、第4句或第4句最后一个字只押同一个韵,而且只能押平声韵,不能用仄声。如果不是同一个韵叫出韵,不合格式。

(10)、这个格式的第一句是‘仄起’。那么,根据‘一联之内平仄相对’的原则,第二句就应该是‘平起’,然后我们想一想,总共有四个句式,其中两个‘仄起’两个‘平起’,而我们需要的‘平起’里,一个是‘平起仄收句’,一个是‘平起平收句’,那么用哪一句来作为第二句呢?这时,我们要清楚,我们需要排的是格律诗的格式。格律诗以押平声韵为正格,也就是说,第二句的尾字要平声。那么,符合标准的就只剩下‘平起平收句’了,如下:

(11)、  (全首只有一个“见”字不合平仄格式。)

(12)、(同学聚会)胜利小学毕业56周年同学会第三集

(13)、   贼火遍郊坰(平),飞焰侵星汉。(Aa)

(14)、   樵人相见指惊麏(平),牧童四散收嘶马。(Aa)

(15)、仄起首句不押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其中平声是指阴平(一声)和阳平(二声),仄声指的是上声(三声)和去声(四声)。

(16)、从上面所举的基本格式中,可以看出,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平仄是相反的,这叫"对"。第三句和第四句的平仄也是相反的,这也是"对"。然而第二句和第三句,从头两个字来看,平仄却是相同的,这叫"粘"。律诗要求做到这种"对"和"粘"。如果不符合这个要求,就叫"失对"、"失粘",就是毛病。

(17)、(诗词)牟晓林、牟晓宁:兄妹同题《雄鸡》图(外一首)

(18)、 至此,第四个格式排好了,因为是以‘仄起平收句’作为第一句而排成的,所以这个格式叫‘仄起平收式’。又因为第一句的尾字是平声,故,第一句是必须要押韵的。所以这个格式也可以称为‘仄起平收入韵式’。

(19)、这个格式的第一句是‘平起’。那么,根据‘一联之内平仄相对’的原则,第二句就应该是‘仄起’,而‘仄起’有两句,一句是‘仄起仄收句’,另一句是‘仄起平收句’。那么用哪一句来作为第二句呢?这时,我们要清楚,我们需要排的是格律诗的格式。格律诗以押平声韵为正格,也就是说,第二句的尾字要平声。那么,符合标准的就只剩下‘仄起平收句’了,如下:

(20)、   (首联对句和末联对句系特殊形式,见第九节,注意此诗失粘、失对,与古风的界限并不分明。)

3、五言绝句平仄格式模板

(1)、   荒凉夜店绝(仄),迢递人烟远。(ba)

(2)、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3)、自唐代以来,名篇佳句甚多,咏史、怀古、议政事、抒抱负、诉幽怨、说友情,题材多样,精彩纷呈,在诗歌各种体式中是最受欢迎的样式之一。

(4)、第4句或第4句最后一个字只押同一个韵,而且只能押平声韵,不能用仄声。如果不是同一个韵叫出韵,不合格式。

(5)、(书法)于宝君(著名书法家):书法作品欣赏

(6)、(同学聚会)兴隆中学高十四班同学毕业五十周年联谊会之五

(7)、两句有了,接下来排第三句。根据‘两联之间平仄相粘’的原则,第二句是‘仄起’,那么第三句也要‘仄起’。然后我们再想一想,两个‘仄起’句刚刚用过一个,如果用和第二句完全相同的可以吗?答案是不可以,那为啥不可以呢?是因为之前我们说过,第三句的尾字和第二句的尾字,平仄必须相反!那么,既然第二句用的是‘仄起平收句’,第三句就只能是‘仄起仄收句’了,如下:

(8)、在七言绝句中,格式一和格式三是首句不人韵的;格式二和格式四是首句入韵的。

(9)、五言绝句有四种平仄格式。这四种平仄格式,来源于前面讲过的四种平仄基本句型。即:

(10)、   仄-仄-|平——平——|平——仄-|仄-

(11)、需要注意的是,例诗中常有一些字,表面上看似乎并不完全符合格式的规定,这都是有原因的,上一讲已经说明。

(12)、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13)、五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简称五绝,是指五言四句而又合乎律诗规范的小诗,属于近体诗范畴。此体源于汉代乐府小诗,深受六朝民歌影响。

(14)、   驿使乘云去(仄),征帆沿溜下。(ab)

(15)、         百战西归变姓名,(仄起平收)

(16)、这个格式的第一句是‘平起’。那么,根据‘一联之内平仄相对’的原则,第二句就应该是‘仄起’,而‘仄起’有两句,一句是‘仄起仄收句’,另一句是‘仄起平收句’。那么用哪一句来作为第二句呢?这时,我们要清楚,我们需要排的是格律诗的格式。格律诗以押平声韵为正格,也就是说,第二句的尾字要平声。那么,符合标准的就只剩下‘仄起平收句’了,如下:

(17)、历来诗人写作,五言绝句第一句不入韵的格式居多。

(18)、在平仄方面。在“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基础上加一个音节形成“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四种基本句型。由这四种句型按照粘对规则组合成“仄起首句不入韵”“仄起首句入韵”“平起首句不入韵”“平起首句入韵”四种基本格式。其平仄粘对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即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但也要避免犯孤平和三平调。

(19)、这种格式在唐宋的律诗中是很常见的,它和常规的诗句一样常见(唐人的试帖诗也容许这种平仄格式,可见它是正规的格式。)。例如(林逋《山园小梅》第三句“疏影横斜水清浅”,第七句“幸有微吟可相狎”两句,杜甫《天末怀李白》第一句“凉风起天末”也是这种情况。)

(20)、二:平起首句不押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4、五言绝句平仄格式举例

(1)、绝句押韵格式不是绝对的,其中的第一和第三个字的平仄是灵活的,但第二和第四个字的平仄是固定的。如李白的《静夜思》,就是属于平起首句押韵的。

(2)、  11为叙述的方便起见,我们将把最后一个节奏称为脚节,脚节之上为腹节,腹节之上为头节,头节之上为顶节。五言的诗句只有三节,没有顶节,这些称呼是与上文所说七律的句子为五律的句子的延长的理论相配合的,所谓加长,只是头上加顶,不是脚下加靴。

(3)、两句有了,接下来排第三句。根据‘两联之间平仄相粘’的原则,第二句是‘仄起’,那么第三句也要‘仄起’。然后我们再想一想,两个‘仄起’句刚刚用过一个,如果用和第二句完全相同的可以吗?答案是不可以,那为啥不可以呢?是因为之前我们说过,第三句的尾字和第二句的尾字,平仄必须相反!那么,既然第二句用的是‘仄起平收句’,第三句就只能是‘仄起仄收句’了,如下:

(4)、  首句不入韵者  aB,bA,aB,bA

(5)、(b)在该用“仄仄平平仄”的地方,第四字用了仄声(或三四两字都用了仄声),就在对句的第三字改用了平声来补偿。这样就成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七言则成为“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这是对句相救。

(6)、粘,就是平粘平,仄粘仄;下联出句第二字的平仄

(7)、  平——平——|仄-仄-|仄-平——|平——

(8)、  10 近体诗句的节奏,是以每两个音为一节,最后一个音独自成为一节,平声占时间大致比仄声长一位,如下:

(9)、(师生联谊会)榆树中学64届七班毕业54周年师生联谊会

(10)、  17以上本节所举各诗,在平仄上说,都是近体诗中的标准诗。虽然有少数的字未合平仄格式,但那些地方都是可以通融的,至于通融的条件,将见于下节。

(11)、花明绮陌春,柳拂御沟新。为报辽阳客,流芳不待人。

(12)、平起首句不押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13)、盛唐以前,五言诗不但没有对仗,而且平仄也不讲究,称为不讲究平仄与对仗的“古体诗”。盛唐之后五言绝句严格遵守格律诗之规定,是在格律上完美的近体诗。

(14)、四个格式,如果第一句是平收的,那么必须押韵!且,第一句和第四句的句式重复;

(15)、这一格式是c句型作首句。c、d句型组成第一联,a、b句型组成第二联。第二联与格式二的第二联相同,也同样与格式的第一联相同。

(16)、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一三不论,二四分明。”

(17)、词牌名,词牌与词的内容并不相关。当词完全脱离曲之后,词牌便仅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

(18)、二:仄起平收:这一种情况的格律可以概括为:

(19)、用这四种句式分别作为第一句,可以构成四种平仄格式。

(20)、所以要说这是"基本格式",是因为其他各种格式(包括五言和七言的,包括绝句和律诗,共16种),都可以从它推导出来。学习中,一定要先把这个"基本格式"背熟,记住。从基本格式推导其他格式,是学习的一个窍门。如果把全部16种格式都开列出来,机械硬背,那是不容易记住的。

5、七言绝句平仄

(1)、(同学聚会)兴隆中学高十四班同学毕业五十周年联谊会之六

(2)、图例显示:仄声字的‘日’和平声字的‘河’,因为在一联之内,所以平仄相反,称为相对;平声字的‘河’和平声字的‘穷’分属两联且相邻,所以平仄相同,称为相粘;平声字的‘穷’和仄声字的‘上’,因为在一联之内,所以平仄相反,称为相对。正是这种平仄交错的排列,形成了格律诗的粘对关系。

(3)、(诗词)李广臣(浮生若梦):七律·浮生闲侃五十首(新韵)

(4)、(师生联谊会)榆树中学64届七班毕业54周年师生联谊会

(5)、前面说的都是五言诗,现在开始讲七言诗,包括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简称七绝和七律。七言诗的平仄格式,就是在五言句子的前面加上两个字,这两个字的平仄,要与该五言句子前两个字的平仄相反。

上一篇:项链作者莫泊桑是哪国人110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