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138条

admin 2023-12-15 01:59:08 1,827次浏览

春日朱熹

1、春日朱熹

(1)、谁都可以看出春的面貌,万紫千红,到处都是百花开放的春景。

(2)、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3)、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4)、⑴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相聚之日,此指晴日。寻芳:游春,踏青。泗水:河名,在山东省。滨:水边。

(5)、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刘禹锡《春词》

(6)、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7)、(2)寻芳春游,踏春,赏玩美好的风景。春游时心情肯定很高兴。

(8)、(1)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人的.心情总是与天气有关系,天气好,人的心情也好。

(9)、此诗表面上看似一首写景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10)、(8)东风面春风的面容。有一个词语叫春风得意,春风来了,得意洋洋。诗人是在享受春风,享受春天。

(11)、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12)、立春早春初春春日开春新春春风春光春色春汛春雨春花春草春耕春游春雷春潮报春春节春回大地春光明媚春风得意春色迷人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春和日丽春花怒放

(13)、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访”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14)、赏析:只看这首诗的内容会认为是作者春天郊游时所创作的游春观感,实际上在作者生活的年代,泗水之地早被金人侵占,作者是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的。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寻访”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15)、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杂诗》

(16)、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7)、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秦观《春日》

(18)、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王昌龄《闺怨》

(19)、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绝句漫兴九首》

(20)、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2、观书有感

(1)、(串译)良辰在泗水之滨探寻美景,无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轻易便能识得春风的妖面,万紫千红满眼都是芳春。

(2)、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其实诗中的“泗水”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比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3)、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4)、意思是:风和日丽之时游览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让人耳目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的面貌,万紫千红,到处都是百花开放的春景。

(5)、多种形式朗读:范读、自读、互读、评读、齐读。

(6)、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7)、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8)、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9)、(4)无边一望无际,没有边际,到处。视觉开阔,心情也会开阔。

(10)、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11)、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12)、意谓胜日寻芳,本不期望有无边光景的所得,今既有如此新鲜感受,不禁欢欣雀跃。“东风面”,把春气、春景形象化了,拟人化了,把“识”字落到实处。

(13)、(7)等闲等闲:随随便便,轻松,容易,不用费心。诗人悠闲自得,忘记了烦恼。说明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说明春光无处不在。

(14)、而此句的“万紫千红”近承“东风面”,远承“无边光景”,对偶修辞,意象色彩强烈。诗以“总是春”收绾,逗落到“春日”上。

(15)、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6)、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17)、“东风”暗喻教化,“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

(18)、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19)、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点明天时;“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点明主题。一句中分三层叙说,特别是以“泗水滨”结穴,是作者的有意安排。“寻”字不仅写出作者逸兴,也给诗歌添了不少情趣。

(20)、人们一般都认为这首诗是作者春天郊游时所创作的游春观感,而根据作者生活的年代可知这首诗创作之时泗水之地早被金人侵占,作者也未曾北上到达泗水之地。

3、春日古诗的翻译和注释

(1)、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2)、于是,他就对皇帝说:“您去尤溪,我真是高兴极了,不过,尤溪山高水深路难走呀!”

(3)、此诗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

(4)、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5)、皇帝听了信以为真,又问:“从西路走怎么样?,,

(6)、诗人赞美了春天美好的景象,同时也道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历来也被传为名句。

(7)、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8)、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9)、朱熹(1130—1200),字元晦,宋朝徽州婺源人,是继孔孟之后的儒家大师和理学家。他的诗自然清新,寓意含蓄,简练明快,很多作品成功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秀美和诗人的远大胸怀。

(10)、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无边光景”所示空间极其广大,就透露了诗人膜求圣道的本意。

(11)、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12)、意思是: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13)、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14)、(5)光景风光景物。优美的风景令诗人喜悦万分。

(15)、诗歌叙述诗人外出河边寻春踏青,一眼望去就感觉到处焕然一新。天地间吹开了和煦的东风,东风催得百花齐放,百花为人们捧出了万紫千红的春天。

(16)、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晁冲之《春日·阴阴溪曲绿交加》

(17)、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18)、白话文释义: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19)、风和日丽之时游览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让人耳目一新。

(20)、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4、古诗春日的诗意解释

(1)、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2)、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冯延巳《长命女·春日宴》

(3)、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4)、天女散花:请大家用春字组词,组的词的越多,地上开出的小花也越多。

(5)、轻雷响过,春雨淅沥而下。雨后初晴,阳光好像在刚刚被雨洗过的碧瓦间浮动。春雨过后,芍药含泪,情意脉脉;蔷薇横卧,娇态可掬,惹人怜爱。

(6)、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7)、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8)、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10)、“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

(11)、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

(12)、朱熹在朝廷做官,一天,皇帝闲来无事,向他问起家乡的事,朱熹说:“臣家乡在尤溪,那地方山青水秀,风景美极了!”皇帝让他详细说说,他就把尤溪十景绘声绘色地说了一遍,说得皇帝心里痒痒的,想去尤溪玩一玩。

(13)、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14)、猜测终归是猜测,如果大家能够从诗句中找出证据,来证明诗人当时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猜测,我是有理由的。(将所找词句板书到相应的横线上)

(15)、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16)、这里不做细碎描写,不在一草一木一石上做剪贴,而是从极广大的空间落笔。

(17)、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18)、朱熹把头摇得跟拨郎鼓一样,连连说:“不行不行!”

(19)、④泗水:河名。在山东省东部,发源于泗水县,流入淮河。

(20)、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5、春日朱熏

(1)、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刘方平《春怨》

(2)、(9)万紫千红这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首诗,也就是说,这个成语是朱熹发明的。什么颜色都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现在还用来比喻丰富多彩的事物或无限美好的景象。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

(3)、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4)、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

(5)、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陶渊明《四时》

(6)、把酒祝东风,且莫恁、匆匆去。——王安石《伤春怨·雨打江南树》

(7)、雨打梨花深闭门。——李重元《忆王孙·春词》

(8)、(10)总是春都是春天。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风吹来的。

(9)、诗人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huì),号晦庵,婺(wū)源(在今江西省)人,进士出身,官至宝文阁待制。南宋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以讲学为主,门徒众多。他继承了“二程”的理学思想,并又有所发展。后世并称“程朱理学”。他的诗歌摆脱空洞的说教,形象鲜明,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10)、读了这首诗以后,你能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在春日时的心情吗?(高兴、喜悦、兴奋、愉快、欢快、激动、舒畅、舒坦、得意)(将学生的感受板书在黑板两侧)

(11)、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12)、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姜夔《淡黄柳·空城晓角》

(13)、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14)、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15)、《春日》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风和日丽、生气勃勃、百花竞艳、万物更新的美好景象,特别是“万紫千红总是春”一句,把春天写活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秋名句。

(16)、例如,我们记那种得意洋洋,在明快的春日里与一些朋友玩篮球比赛获胜后所感到的。

(17)、⑴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相聚之日,此指晴日。寻芳:游春,踏青。泗水:河名,在山东省。滨:水边。

(18)、诗的第一句点名了地点和主题,“寻”字使整首诗充满情趣,写出了作者的闲情逸致。诗的第二句描写了观赏春景时候所获得的初步印象,“一时新”写出了作者郊游时候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诗的第三句中的“识”字和第一句中的“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东风面”,把春景拟人化了,让人们可以更加深刻的感受到春天的美。整首诗从字面上来看似乎是在写游春观感,实际是想表达诗人膜求圣道的本意。

(19)、我喜爱春日的温暖,我喜爱夏日的繁茂,我喜爱秋日的丰收,我喜爱冬日的银装素裹。

(20)、(注释)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寻芳:游春,踏青。泗水:在山东南部。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容易识别。东风:春风。

(1)、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无边光景”所示空间极其广大,就透露了诗人膜求圣道的本意。“东风”暗喻教化,“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哲理诗而不露说理的痕迹,这是朱熹的高明之处。

(2)、⑶等闲:轻易,寻常,随便。东风面:借指春天。东风,春风。

(3)、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4)、百花争奇斗艳、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赏析这是一首游春诗,诗人在游览了春天的美景之后,抒发了自己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

(5)、①③朱熹(公元1130-1200年),字元晦,号晦庵,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徽州婺(wù)源(今江西婺源县)人。解读翻译春光明媚的日子,来到泗水边欣赏美好的风景,

(6)、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7)、朱熹(农历115—1200.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为朱子。

(8)、(赏读提示)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点明主题。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作者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9)、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10)、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晏几道《蝶恋花·醉别西楼醒不记》

(11)、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12)、一句中分三层叙说,特别是以“泗水滨”结穴,是作者的有意安排。“寻”字不仅写出作者逸兴,也给诗歌添了不少情趣。

(13)、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描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无边光景”逆承首句“胜日寻芳”,说寻芳的结果。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

(14)、(3)泗水滨泗水河边。泗水河是一条美丽的河,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在如此美丽的河边骑马、散步、游玩,心情能不舒畅吗?

(15)、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李白《落日忆山中》

(16)、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

(17)、末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

(18)、大致理解诗句中暗含的劝学道理,初步感知《观书有感》,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

(19)、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20)、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

(1)、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2)、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3)、朱熹(1130—1200),南宋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字元晦,一字仲晦,又号晦翁,别称紫阳。祖籍婺源,生于尤溪,长于建州。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任泉州同安县主簿。淳熙时知南康军,改提举浙东茶盐公事。宋光宗时,历知漳州、秘阁修撰等职。宋宁宗时任焕章阁待制。卒谥“文”。他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乃至自然科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5)、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宋·王安石《春夜》

(6)、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春日》原文为: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8)、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9)、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

(10)、后两句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了光景之新,抒写了寻芳所得。“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意谓胜日寻芳,本不期望有无边光景的所得,今既有如此新鲜感受,不禁欢欣雀跃。“东风面”,把春气、春景形象化了,拟人化了,把“识”字落到实处。末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近承“东风面”,远承“无边光景”,对偶修辞,意象色彩强烈。诗以“总是春”收绾,逗落到“春日”上。

(11)、⑵光景:风光风景。新:既是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新,也是出郊游赏、耳目一新的新。

(12)、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描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无边光景”逆承首句“胜日寻芳”,说寻芳的结果。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这里不做细碎描写,不在一草一木一石上做剪贴,而是从极广大的空间落笔。

(13)、小组(或同桌)合作说说古诗的意思: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诗人兴致勃勃,来到孔子曾经呆过的地方泗水河畔观赏美景。满眼望去,无限风光,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平常人们都知道有春风,但要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

(14)、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15)、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16)、风和日丽之时泗水的河边踏青,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17)、等闲:随意。“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18)、后两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风景的描绘中加入了诗人的感受,只因为有了东风的吹拂,春天才会有万紫千红的花朵,才会如此美丽。最后两句把春天的景物描写得生机盎然,灿烂优美,从中也可以看出诗人喜悦的心情。扩展阅读朱熹的故事

上一篇:芃芃其麦寓意好吗104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