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24条处世之道是什么144条

admin 2023-12-22 17:27:59 1,827次浏览

曾国藩24条处世之道

1、曾国藩处世之道格言12首

(1)、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汉人曾国藩可以说为满清朝廷呕心沥血,封朝廷一等功大臣都不为过。可朝廷是满清的朝廷,自然不会放任汉人做大。当时的曾国藩手握15万余众,且骁勇善战;清廷的八旗子弟和绿营连洪杨的长毛子都打不过,自然不会是湘军的对手。

(2)、讲求清廉:“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钦,到处人皆敬重。”“盖凡带勇之人,皆不免稍肥私囊。余不能禁人之苟取,但求吾身不苟取。以此风示僚属,即以此仰达圣主。”

(3)、一日,有个盗贼碰巧撞见曾国藩在背书,只能先躲到房梁下藏着,可没想到大半夜过去了,曾国藩仍是背得磕磕绊绊。

(4)、没有德行的人,就是小人,往往反复无常。小人追求的是利益,与小人做朋友,必须靠利益去维持。一旦你对他没有了价值,那种人就会立刻翻脸不认人,甚至一觉把你踢开。所以这种人只有敬而远之。

(5)、一直都能获利的事不要做,所有人都想得到的地方不要前去。危城莫入!所有人都向往渴求的,可能有害。

(6)、但他得到了晚清“中兴第一名臣”的美誉,与张之洞、李鸿章、左宗棠并称为“四大名臣”。皆因勤能补拙,天道酬勤。

(7)、107好饰者,作非之渐。偏听者,启争之端。

(8)、很多时候妥协不是牺牲原则,很多时候妥协正是为了坚持原则而有所让步。

(9)、曾国藩从细微之处识人,练就了他的一双慧眼,曾府幕僚鼎盛一时,幕僚在曾国藩平定太平军的过程中出谋划策,立下了赫赫功勋。

(10)、慎:三思而行,谨始慎终;深思熟虑,慎者受益;

(11)、我们不一定要在青史上留下印记,至少能不愧这一生。

(12)、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所以为愚也。

(13)、26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14)、53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15)、译文:知道满足,便会觉得天地宽阔;贪得无厌,便会觉得宇宙狭窄。

(16)、每个人的资质不有人天资奇高,更多的人是一般的资质。

(17)、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18)、第二篇:修炼身心之诀(裕、静、淡、暇、松)

(19)、人很容易在自己所看中的事情上附加不着边际的价值,将自己幻化成为正义的化身。永远不要在自己看重的立场上附着不加边际的价值,要接受对立观点的合理性。

(20)、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曾国藩

2、曾国藩24条处世之道是什么

(1)、曾国藩对此头痛不已,召集幕僚没日没夜商量对策。曾国藩将各种阻挡裁军的因素一一做了分析,认为无银子补足欠响固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

(2)、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亦厚矣。

(3)、好东西,都得省着用。节俭并非省几两银子,这样的小事,它关乎一个人的功名事业,甚至身家性命。持身俭,则自立自尊,不求他人;治家俭,则家业兴隆,永世不堕;为官俭,则以俭养廉,居高不败。乱世之中,节俭更能藏富惜福,保身避祸。

(4)、溺爱者受制于妻子,患失者屈己于富贵。大丈夫见善明,则重名节如泰山。用心刚,则轻死生如鸿毛。

(5)、曾国藩曾言:“虽所造有深浅,要皆有志之士,不甘居于庸碌者也。”就是说,他的朋友们虽然学问有深有浅,但都是有大志向的人,是不甘于平平庸庸碌碌无为的人。

(6)、老子《道德经》第五章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即:人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沉默,把话留在心里。因此,人们常言“多少不如少说,少说不如不说”,沉默是金!少说话也能避免我们祸从口出。有些时候话太多了,就会非常容易对别人形成攻击,许多人逞一时口舌之快,最后换来的是却是结仇。心理学也曾发现,事情从来都是中立的,很多是非概念来自我们内心的判断,当我们愿意放下判断,选择少说,或者不说,那么我们才会对生活有更多的包容性与智慧。

(7)、此时的湘军已然滋生暮气,难以堪当重任,曾国藩早就有了裁军的想法。

(8)、只有一人神情淡然,那人虽长相平平,却器宇轩昂,双手背负在后,仰着头在看着天上的浮云。

(9)、你无需去留恋这个舞台,你只需要演好现在的剧本。

(10)、和:恶语难消,忍过事堪;和睦相处,万事谐通;

(11)、小偷一怒之下将文章从头到尾背了出来,扬长而去。

(12)、第五篇:打造人际之诀(诚、敬、恕、和、谦)

(13)、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当思举贤而共图之。

(14)、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15)、4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16)、能理解人、体谅人、体贴人,可称益友。一个真正懂得体谅他人的人,必然会以平等的心态、平常的心境去面对所有人。懂得体谅别人的人,能做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与这种人交朋友,很少有什么纠纷、争斗,也不需要多余的解释,很多事情都会莫逆于心。朋友之间的友谊也会天长地久。

(17)、做人要做第一等人。“志”是追求人生目标的决心和信念,它决定着人生和事业的目的性,支配着实现目标的坚定性。人生由立志而始。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若能立志,圣贤豪杰,无事不可为。曾国藩坚信,人人可以为圣贤,给自己立下了“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的宏远大志。“志”为他一生提供了精神源动力,其声名事业,便由一“志”字开始。

(18)、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

(19)、为什么人们习惯标语化的思维,因为世界太复杂了。当我理解不了那么复杂的世界,我就选择一种简单化的世界,但是复杂一定是存在的。

(20)、待祢衡上场,曹操暗示司礼官,要求他换上击鼓人专用服饰。

3、曾国藩处世格言

(1)、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务外为人,每日以十页为率。

(2)、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3)、三实:不说大话、务虚名,不行驾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4)、曾国藩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私塾读书,8岁读四书五经,14岁读《周礼》《史记》,28岁中进士。这12年的饱读诗书,一举成名,他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儒生。

(5)、92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6)、曾国藩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曾国藩在军中要求自己早起,不论是什么样的天气,不论是什么样的环境,他一定“闻鸡起舞”,练兵督训,办理各项事务。曾国藩对军中将士说:“练兵之道,必须官弁昼夜从事,乃可渐几于熟。如鸡孵卵,如炉炼丹,未可须臾稍离。”《论语》有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7)、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海伦·凯勒

(8)、154气为心害,养心当先制气。诸葛长青:制怒,制怒,怒火烧心,后果严重!

(9)、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曾国藩

(10)、人为什么会追求美?因为还有美更上面的东西。对好的东西,人都想自我保留,但当你发现了最美的东西,你绝对不会自我保留,你会觉得这太美了,你一定会想分享出去。你就会发现,这个美一定不是你培育的,只是你洞悉了美的惊鸿一刻。那在美之上,一定还有一个更伟大的存在,就是永恒的公平和正义。

(11)、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怀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12)、六次考试不成功,普通人早就放弃了,但他却硬是在第7次参加科举时,中了秀才。

(13)、0熟:熟极生巧,妙无不熟;万事皆熟,熟则能强;

(14)、他从不停止读书写字,一年下来写满了60万字,连呼吸不了,行动不便时都没有停止。

(15)、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

(16)、其实早起的好处不要太多,但是就跟有一句话说的一样:听过无数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一生。

(17)、第三篇:塑造形象之诀(明、实、硬、俭、重)

(18)、他不懂人情世故,曾受尽官场上的排挤和冷眼,却改变了自己的性格,培养出情商的最高境界。

(19)、而贪欲无穷的人,则欲壑难填,任拥有多少,都会觉得世界狭隘。执着于得到更多,而无法看到身边美好。

(20)、读史:丙申年购《二十三史》,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惮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嗣后每日圈点十页,间断不孝。

4、曾国藩的4条处世法则

(1)、因此,家世太过显赫,实则并非好事,所谓物盛则衰,亘古至理。

(2)、曾国藩明确告诉我们,办大事要以“识”为主,才气、才能不过是辅助罢了。所以恃才傲物的人,往往难以成就大事。当然这里的“识”,不单单指知识,更指的是经验和见识。

(3)、101三寡: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4)、忠:忠实处事,忠诚为人;忠孝持家,忠心敬人;

(5)、将古人心信今人,真是信不过。若以古人至诚之道感今人,今人未必在豚鱼下也。

(6)、曾国藩,从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通过科举入仕,入京当官十年七迁,凭借创办湘军而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建立绝世奇功,最后位高权重,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除了“立功”,他一生勤劳节俭、修身律己、宽于待人、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立德”方面也成就了“不朽”。

(7)、173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

(8)、11小人如虎狼蛇蝎,殆又甚焉。虎狼之威,蛇蝎之状,皆知其足以害己,深避而预防之。小人则心如虎狼,其貌驺虞,念如蛇蝎,其言鸾和,人不知其将害己而狎之,鲜弗及矣。

(9)、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10)、曾国藩指派李鸿章训练淮军时,李鸿章带了三个人求见,请曾国藩分配职务给他们。不巧曾刚好饭后出外散步,李命三人在室外等候,自己则进入室内。等到曾散步回来,李请曾传见三人。

(11)、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

(12)、曾国藩是清朝中晚期著名的政界大儒,对于后人来说,曾国藩的为人处事之道颇值得学习,曾国藩小时候并不聪明,考了好多次乡试才好不容易考过,而他爹比曾国藩更笨,考童试竟然考了十几次,可见曾国藩的家族基因并不怎么完美,比起明朝的张居正,后来的李鸿章,实在是差得太远了,但是曾国藩却能成为晚清名臣,建立非凡伟业,被后人尊为圣人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曾国藩的发迹主要是靠三条处世之道,这三条对现在的年轻人尤其具有借鉴意义。

(13)、手里的军队没了,对朝廷的威慑则不存在,那么,朝廷想让你死,你不得不死。人为刀俎,曾为鱼肉,英雄自剪羽翼,相当于虎落平阳被犬欺。这些道理,聪明如曾国藩,不会不知。

(14)、(译)静坐养性:每天不限任何时间,必须静坐一小时以上,体验圣人所教诲的仁心,使思虑不出本位,以使性命凝结,就像宝鼎一样镇定而不可动摇。

(15)、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

(16)、怪不得他成了人人佩服的近代大咖,让毛泽东、梁启超、蒋介石都成了他的头号粉丝。

(17)、0静:静能生明,怒以伤身;静以修身,宁静致远;

(18)、第三个好习惯就是写家书,据说曾国藩仅在1861年就写了不下253封家书,通过写家书不断训导教育弟弟和子女,在曾国藩的言传身教之下,曾家后人人才辈出。

(19)、在我们这个年代,应该学习什么样的处世之道呢?我们不妨一起来读一下曾国藩的处世之道,仅4句话,头头是道,值得谨记一生,警醒世人!文字如下:

(20)、(12)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插图)

5、曾国藩处世11条

(1)、(5)读史。丙申年购《廿三史》,大人曰:“尔借钱买书,吾不惜极力为尔弥缝,尔能圈点一遍,则不负我矣。”嗣后每日圈点十叶,间断不孝。

(2)、我的任务是练习,练习,不断地练习。失败和疲劳常常将我绊倒,但一想到再坚持一会儿就能让我所爱的人看到我的提高,我就有了勇气。

(3)、人要接受事与愿违啊,我们太有限了,我们只能做我们觉得是对的事,然后接受结果。

(4)、143不位而尊者曰道,不贷而富者曰文。噫!吾将谓得时乎?尊而骄者不为矣,吾将谓失时乎?富而安者吾为矣。

(5)、曾国藩所说的“手勤”其实就是要养成一个好习惯。

(6)、曾国藩所说的“心勤”其实就是坚定的意志品质。

(7)、这句话是告诫我们,做事应不问收获,不必眼睛紧盯结果,只需用心耕耘,辛苦的付出,必有收获。

(8)、自私贪婪的事不做,高调张扬的事不做,尖酸刻薄的事不做

(9)、假如把我们的一生放置于历史长河中,简直是沧海一粟,不值得一提,所以说我们有时候不要太忧虑或者太欢喜。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当忧患祸事的降临时,我们只有用一个“忍”字来泰然处之便可。因为大自然有“物极必反”、“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的循环更替,我们与其与心智混乱,还不如“忍者无敌”,心神安定,静观其变,以寻生机。

(10)、动辄讥人笑物,一叶障目,终会落得人神同嫌、鸡狗同弃。

(11)、曾国藩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他的立身处世的的箴言也被广为流传,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下。

(12)、曾国藩对说话的艺术有另一段论述:“厚者勿忌人,实则不说大话,不好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正如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一个道理,话也不能说得太满,留点余地为好,尤其是不能说大话。自吹自擂、夸夸其谈的人,可能会收获一时的好感,但是长此以往,终究会被人看出,被人疏远。乐视创始人贾跃亭,时时吹嘘“为梦想窒息、生态化反”,却陷入欠钱不还的旋涡,成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真是让人不齿。这告诫我们,说话要实事求是,千万不要说大话,不要吹牛。不然,说了大话,脸红一下倒也无妨,引出别的事来就不合算了。 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你一定要告诚自己:决不说大话,决不吹牛皮!

(13)、《礼记》中说:“父子笃,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

(14)、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曾国藩

(15)、58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16)、81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17)、三十一岁那年,曾国藩给自己定下了日课十二条,其中有两条与读书有关:读书不一书未完,不看他书;读史,念二十三史,每日圈点十页,虽有事不间断。

(18)、0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

(19)、衣服买昂贵的,食物买高级的,买生活用品永远不看价钱;钱不花在实用的地方,一味贪图享受。再大的家产,也会被骄奢淫逸的生活败光。

(20)、释义:知道了上天的长久,而我所经历的人生很短暂,所以遇到忧患祸事的降临时,应当稍忍碍一下来等待它的安定。

(1)、知识越频乏得人,越是拥有莫名奇怪的勇气和自豪感;人类所有的艰辛努力都是靠管束才能成就的;人生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的人生。

(2)、仁:仁术并用,以仁爱人;仁礼并施,稳聚人心;

(3)、生命里总有一个故事,想讲述却难以开口,就这样在心底,渐渐谱成了曲。人就是这样,得不到的永远向往,失去了的,才会觉到珍贵。所谓的,得失、情缘、风景、驿站,都在时光的尘烟中,慢慢淡散。虽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难,但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终究会走远。

(4)、曾国藩在家反省了两年,在研读了老庄后,明白了自己处处碰壁的原因就是不懂得慎言。

(5)、那么,孔子“一旦”——圆滑,附依君王,谄媚趋炎,识时务,奉承权势……他还会“再逐于鲁,削迹于卫,围于陈蔡……受穷困,被蔑视”吗?他会比后世的董仲舒朱熹曾国藩这些“富豪官僚”更富豪!

(6)、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

(7)、古语言富不过三代,但曾家在曾国藩的影响下,10代内出了200个人才,覆盖数学家、艺术家、教育家林林种种,无一败家子。

(8)、87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

(9)、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10)、68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11)、但是他目空无人、骄傲自大,没有真正把刘邦放在眼里。对刘邦姑息纵容,没把他看成大的威胁,为自己埋下隐患。

(12)、译文:凭借才能自满,有能力而自夸,会被小人所嫉,也被君子看轻。

(13)、16人片刻的感动,不可能持久的感动。很多人所谓的被你影响,只是片刻的感动了,最终还是投入到自己以前的生活。片刻的感动,在很多时候是一种自我欺骗。你在欺骗自己,你也在欺骗别人,你也让别人陷入到一种自我欺骗。

(14)、曾说不用再召见了,并对李说:“站在右边的是个忠厚可靠的人,可委派后勤补给工作;站在中间的是个阳奉险违之人,只能给他无足轻重的工作;站在左边的人是个上上之材,应予重用。”

(15)、第三个好习惯就是写家书,据说曾国藩仅在1861年就写了不下253封家书,通过写家书不断训导教育弟弟和子女,在曾国藩的言传身教之下,曾家后人人才辈出。

(16)、165短不可护,护则终短。长不可矝,矝则不长。尤人不如尤己,如圆不如好方。用晦则天下莫与汝争智,谦则天下莫与汝争强。多言者老氏所戒,欲纳者仲尼所臧。妄动有悔,何如静而勿动?太刚则折,何如柔而勿刚。吾见进而不己者败,未见退而自足者亡。为善则游君子之域,为恶则入小人之乡。

(17)、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18)、曾国藩所指左边那位“大将之材”,就是后来担任台湾巡抚鼎鼎有名的刘铭传。

(19)、在曾国藩的家乡湘乡,流传着一则趣闻:一天晚上,曾国藩正在背诵一篇很短的文章,有一个小偷潜入其家,想等他睡下后再行窃。可是诵读了很多遍后,就是背不下来。小偷最后都等得不耐烦了,跳出来说:“这种笨脑袋,还读什么书?”

(20)、贫贱时眼中不着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1)、148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笑,乃有进步也。

(2)、每日读书,也成为了曾国藩恪守一生的事情之一。

(3)、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4)、69君子称人之善而非誉也,折人之过而非毁也,毁其劝善而改过也。小人不然,善则忌之,过则扬之。

(5)、昨天我们说了曾国藩接清廷令,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历时13年,组建湘军,终将洪杨等人击溃。

(6)、181称人之善,我有一善,又何妒焉?称人一恶,我有一恶,又何毁焉?

(7)、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

(8)、不怀期望,不论什么事情都做不出来。——海伦·凯勒

(9)、17当至忙促时,要越加检点。当至急迫时,要越加饬守。当至快竟时,要越加谨慎。

(10)、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每将智人说得极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极易。二者皆从不忠不恕生出。

(11)、俭以养廉,俭以保家:“家败,离不得个奢字。”

(12)、“己预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曾国藩口勤不仅仅是对同僚和上级,对下属也会耐心地训导,曾国藩秉持的这种为人处世之道,不仅让他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如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刘铭传、胡林翼等名臣,实现了清末短暂的中兴。

(13)、做事成,可喜;不成,用心做过,便也无怨无悔。做事的态度和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14)、善用你的眼睛吧,犹如明天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海伦·凯勒

(15)、所以不管将来我们自己成为了经理也好、还是领导也罢、或是老师。我们都要换个角度去思考问题,选择去理解那些犯错误的人,去谅解他们,让他们能有改过自新的机会。因为人与万人,谁能无过呢?

(16)、多想坏人,不如多想好人。曾国藩认为,“恕”是立德的根基,既是临时应事之道,也是平日涵养之法。以爱己之心爱人,在人际交往中,求同存异,则到什么地方都能打成一片,收众人之力以成大事。有了“恕”字,就有了强大的人格凝聚力,像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17)、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曾国藩

(18)、  “同学,看你长相眉清目秀,要不把你的肾脏卖给我?”“这同学说,老师我是有尊严的。”“我说50万,他说老师我有尊严好不好?”“五百万”“他说老师我真的有尊严”“五千万再加上上海两套房”“成交”“你有什么尊严?你的尊严不过就是用钱来计算罢了”

(19)、大道至简,人生亦简。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简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纯。大道至简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简朴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当真正忘记自己的思想,忘记自己的意识,进入忘我忘物的状态。

(20)、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常用则细,不用则粗。

(1)、第二个好习惯就是读书习惯,他规定自己每一天必须坚持看历史不下十页,饭后写字不下半小时。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通过坚持读书,曾国藩不仅改变了气质,更磨练了他持之以恒的精神,同时也增长了他的才干,懂得不少为人处世的道理,也让他成了一代大儒。

(2)、▷建完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工人们都去哪儿了?

(3)、事缓乃圆,好从慢处来。李鸿章曾当面批评老师曾国藩,说他行事懦缓,是一大毛病。殊不知,“缓”字正是曾国藩的超人之处,又恰恰是李鸿章所缺少的一种素质。“缓”可纠急躁之病,办事时留下充分余地,考虑更周全,计划更严密,万无一失,所以说,“事缓乃圆”。

(4)、有才之人,能力本来超乎常人,但沾一“傲”字,反而弄巧成拙。

上一篇:曾国藩经典语录100句107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