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古诗配画 一等奖87条

admin 2023-10-30 03:40:15 1,827次浏览

端午节古诗配画

1、端午节古诗配画简单好看有图的

(1)、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2)、便收拾银瓶,当垆人去,春歇旗亭。渊明权停种秫,遍人间,暂学屈原醒。罗志仁《木兰花慢》

(3)、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菰忝连昌歜,琼彝倒玉舟。

(4)、可叹在岁月面前,圣贤也罢蠢人也罢都是瞬息过客,

(5)、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6)、定襄县端午,学生需致赠节礼给教师。潞安府以麦面蒸团,称为“白团”,与粽子一起拿来互相馈赠。

(7)、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

(8)、▲悬艾人 题:荆楚风俗以艾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9)、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我欲于谁论许事,舍南舍北鹁鸠喧。

(10)、鱼腹魂销,龙舟叫彻,不了湖亭张戏。满庭芳芷。正艾日高高,葛风细细。刘辰翁《齐天乐》

(11)、译文:在端阳这天懒得学人家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惯,只祈望一盏蒲酒共话天下太平。银白鬓发是一天比一天增加了,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

(12)、端午节诗词——贺新郎(端午)(刘克庄·南宋)深院榴花吐,画帘开,綀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13)、香囊,以锦制作,也称“锦囊”或“锦香袋”。一般系于腰间或肘后之下的腰带上,也有的系于床帐或车辇上。三国魏朝繁钦在《定情》中诗云:“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唐朝同昌公主的步辇缀五色香囊,每出游芬香满路。由于奇特香料多来自外国的贡品,朝廷还把香囊作为赏赐之物。佩带香囊之俗,也在民间盛行。“榴花角黎斗时新,今日谁家酒不樽。堪笑江湖阻风客,却随蒿叶上珠门。”这首古诗是描述当时人们欢度端午佳节的种种习俗。端午节前后,人们除了吃棕子、插艾叶以外,还要给孩子们带上香囊。

(14)、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张榘《念奴娇》

(15)、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秦观《满庭芳》

(16)、重午佳辰独掩门。——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17)、鬓边的白发一天天增加,石榴花如红锦般射目,年年应节而开;

(18)、彩丝金黍,水边还又相逢。怀沙人问,二千年、犹带酸风。骚人洒墨香浓。幽情要眇,雅调惺松。赵以夫《芰荷香》

(19)、译文:己酉年的端午那天,天公不作美,狂风大作,暴雨倾盆,一眼望去,一片天昏地暗;整个汨罗江上,没有一处可以让人竞渡龙舟,借以凭吊远古英雄屈原的灵魂。

(20)、五月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每年五月初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2、端午节古诗配画 一等奖

(1)、▲养鸲鹆 题:取鸲鹆儿毛羽新成者去舌尖,养之皆善语。

(2)、在端午节插艾和菖蒲也是端午的重要习俗。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个民族共同的习俗。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文天祥的诗歌《端午即事》中也有体现这一点。我们大部分同学的配画中都有这些事物的可爱形象,以及这些传统习俗的来历。此外,饮雄黄酒、吃绿豆糕等端午习俗也在同学们的作品中有所体现,端午的风俗人情跃然纸上。

(3)、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五月五日》(宋)梅尧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4)、在岁月面前无论是圣贤还是愚人都是瞬息过客,谁知道有几人湮没无闻,有几人名垂青史呢。

(5)、粽子用翠绿的箬叶包裹着雪白的糯米和鲜红的枣子。煮熟以后,剥开墨绿色的箬叶,只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是好看。

(6)、“夕宿兮帝郊”是说自己离开后将去的地方。《札记·月令》孔颖达正义引《郑志》,简狄被以为禖官嘉祥之后,“祀之以配帝,谓之高禖”。

(7)、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此乡俱老矣,东望共依然。

(8)、红藕丝,白藕丝,艾虎衫裁金缕衣。钗头双荔枝。鬓符儿,背符儿,"鬼"在心头符怎知?相思十二时。——宋李石《长相思重午》

(9)、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10)、“荪独宜兮为民正!”事实上唱出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少司命的崇敬与爱戴。艺术赏析《九歌·少司命》的形式具有紧凑而铿锵的韵律美。

(11)、——《九章·涉江》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九章·抽思》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2)、不想跟从效仿悬挂艾草和驱邪符的习俗,只希望饮一杯蒲酒,共话天下太平。

(13)、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14)、览香囊无语,谩流泪、湿红纱。----白朴《木兰花慢感恩囊悼双文》

(15)、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16)、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更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古往今来,描写端午的佳句很多,有“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的景致,有“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的民俗,有“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的竞渡,还有“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的哀思……

(17)、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出处:文森《九日》

(18)、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五日(选一)陈子龙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

(19)、周公大圣接舆狂。千年魑魅逢华表,九日茱萸作佩囊。----李颀《杂兴》

(20)、《和端午》(张耒)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3、端午节古诗配画图片大全

(1)、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2)、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3)、典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亨前水东注。台湾竹枝词钱琦(清)竞渡齐登杉板船,布标悬处捷争先。

(4)、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

(5)、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6)、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主人恩义重。对景承欢宠。何日玩山家。葵蒿三四花。

(7)、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8)、(《九歌·大司命》)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

(9)、▲系彩丝  题:系采丝,以五色丝系臂,谓之长命缕。

(10)、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鱼家傲》

(11)、正是端午的美好时光,祝愿老人能够活到一千年。衣服上都挂着带有共同心愿的彩色丝线,轻轻的衣裙衬托得身体更加美丽。尚书省内一片寂静,诚恳而又深情地举着信笺。更是想用畅饮来传递心中的愿望,满眼都是孙辈孩子的身影。

(12)、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13)、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

(14)、张孝祥笔下的端午节是色彩缤纷,热闹欢快的,把端午当天的景色,饮食和宴会都描写的无比美好。

(15)、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16)、洛下麦秋月,江南梅雨天。齐云楼上事,已上十三年。

(17)、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唐明皇开元,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跑。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按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节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18)、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沐兮咸池,晞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

(19)、版权声明:文中所有配图均由画家·张良松创作。

(20)、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代。赛龙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及英国等,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竞渡》这首诗描绘了端午时节龙舟赛上,鼙鼓初击,兽头吐威,万人助喊,多船竞发的动人场景。初一(3)班魏丽颖同学为《竞渡棹歌》所配的龙舟的上龙栩栩如生。

4、端午节古诗配画手抄报图片

(1)、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译文: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

(2)、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3)、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4)、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5)、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菩萨蛮(宋·陈与义)包中香黍分边角。彩丝剪就交绒索。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6)、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7)、端午文秀(唐)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竞渡歌(节录)(唐)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8)、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9)、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

(10)、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杜甫《端午日赐衣》

(11)、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

(12)、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念秦楼也拟人归,应剪菖蒲自酌。

(13)、石榴皮为一常见的中药。而石榴花和黄巢的关系,还有一段故事。

(14)、▲採药草 题:五日午时蓄採众药治病,最效验。

(15)、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guówángshēnyǔnjīnhéyǒu,zhīliúlísāozàishìjiān。

(16)、涨痕添、半篙柔绿,蒲梢荇叶无数。台榭空蒙烟柳暗,白鸟衔鱼欲舞。红桥路,正一派、画船萧鼓中流住。呕哑柔橹,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转,冲破翠钱雨。蒹葭渚,不减潇湘深处。霏霏漠漠如雾,滴成一片鲛人泪,也似汨罗投赋。愁难谱,只彩线、香菰脉脉成千古。伤心莫语,记那日旗亭,水嬉散尽,中酒阻风去。

(17)、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18)、1195年,宋宁宗庆元元年,作者71岁,在家乡绍兴隐居。“重五”,即端午节。

(19)、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20)、这不是古诗,是福建的一名语文老师的作品。现代人过端午节,与古诗相比又有哪些变化呢?

5、端午节古诗配画模板

(1)、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文秀《端午》

(2)、《表夏十首》之十(唐)元稹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3)、醉看葵柳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高箸《重午怀旧》

(4)、(《九章·涉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沫。

(5)、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篇六: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作者:苏轼银塘朱槛麹尘波。

(6)、译文:在端午节这天,围在岸上的人们,惊怕地观看着群龙在水上嬉戏,不知道原来这是装饰成龙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猎猎作响震纪空中翻飞,敲响的锣鼓喧闹,清清的水流。

(7)、灵均标致高如许,忆生平,既纫兰佩,更怀椒醑。谁信骚魂千载后,波底垂涎角黍。

上一篇:道家很有仙气的诗句87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