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论诗歌的本质66条

admin 2024-01-11 18:31:53 1,827次浏览

海德格尔指出诗以什么确立存在

1、海德格尔创造并践行了诗意栖居的美好理念与生活方式

(1)、(5)(德)海德格尔:《艺术品的起源》,《海德格尔全集》第5卷,美因河畔法兰克福,1997年。

(2)、(3)(德)海德格尔:《哲学基本问题.“逻辑学”若干“问题”》,《海德格尔全集》第45卷,美因河畔法兰克福,1984年。

(3)、用诗和远方向征美好的生活,其实就每个人来说,这诗和远方就是你的人生理想和目标。人生没有理想和目标,你是无法谱就人生美丽的诗篇和到达远方的。更无法实现你来人间寻找人生幸福的初心。

(4)、《存在与时间》一书与其他的哲学著作在体例上有些不同,中译本的附录第一篇记录了《一些重要译名的讨论》一文,这篇《讨论》在第二次修订译出时还曾经译者陈嘉映重写。对于译名的讨论显得如此重要,其原因在于海德格尔哲学的与众不同。王庆节认为海德格尔作为一个哲学家他是对整个西方最基础的传统进行了一个重新的思考。进行一种重新思考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用语言去思考,用概念去思考,但是这些最基本的概念又是构成传统的基本部分,你还用这个概念思考的时候,就会落入一种圈套。海德格尔不仅仅生造了一些哲学概念,有时候他会用赋予一些日常用词以特别的哲学含义。若如果读者还是按日常概念进行理解就会出现偏差,从而会觉得海德格尔的书特别难读。就好比对于computer的翻译,大陆翻译成计算机,而港台则译为电脑。两种翻译的差距本质上是对computer一次理解本质上的不同。

(5)、孟子和庄子的关系孟子: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主要代表之一。

(6)、(1)(德)海德格尔:《黑格尔与形而上学问题》,《海德格尔全集》第80卷,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尚未岀版。

(7)、他认为:“世界并非现存的可数或不可数的、熟悉或不熟悉的物的纯然聚合。世界也不是加上了我们对这些物之总和的表现的想象框架。它比我们自认为十分亲近的那些可把握的东西和可攫取的东西的存在更加完整。世界绝不是立身于我们面前能让我们细细打量的对象。”艺术的本质就被规定为真理自行被设置入作品中,真理是客观存在的,而“艺术就是真理的生成和发生”的过程:艺术作品的存在,就是建立世界,推出大地,揭示出存在者的存在。

(8)、在海德格尔的前期哲学中,尼采未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无论在早期弗莱堡和马堡讲座中,还是在前期代表作《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对尼采均少有关注和论述。而三十年代中期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在一九三六年到一九四二年间,海德格尔在弗莱堡大学连续做了六个讲座,专论尼采思想;之后又写了几篇论文讨论与尼采哲学相关的形而上学史问题。

(9)、内容提要 海德格尔与禅宗美学思想都是以对人生意义的体悟、对人生境况的思考为出发点的。由这一出发点,他们将审美与人生紧密联系了起来。并且在对人生的审美化、体验的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一致性,即二者从“存在”、“实相”的被遮蔽,诉诸此在人世的“畏”和“悟”,最终通达诗意的栖居和人生的真谛,洞悉审美与人生的奥秘。

(10)、海德格尔还认为,人作为自身意愿者,也不受存在者整体特别保护。人作为表象者和制造者处于被伪装过的敞开者面前。因此,人本身及其事物都面临着一种日益增长的危险,就是要变成单纯的材料以及变成对象化的功能。人在无条件的制造这回事情上有失掉自己的危险。落在人的本质上的威胁是从这种本质本身中增长起来的。然而,人的本质基于存在对人的关联。因此,人由于他的自身意愿而在一种本质性的意义上被威胁着,换句话说,就是人需要保护,但又由于同一个本性而同时是无保护的。

(11)、恩斯特·卡西尔说--符号文化是人类获得真正自由的唯一图标。

(12)、1969年,海德格尔接受了美国学者理查德·维塞尔主持的电视釆访。在电视釆访之前的准备性讨论中,我们看到了他第一次向世人公开地直接说明自己的真实心情。可是,海德格尔并不想耐心地解释自己布展的逻辑陷阱和思想迷宫:“我说了也白说,没有人懂!”(5)的确是没有人懂,可是原因何在呢?你自己秘密隐藏了“本有”之思,在形而上学的话语中,又另作深刻状,一般的学术常人们当然不可能知晓其中的机关。显然,海德格尔处在一个自己设置的复杂思想表达的困境之中:常人学者落入陷阱,而他自己却掉进陷阱的机关之中。现在,海德格尔真的倍感孤独,他对维塞尔哀叹道:“我孤独,怎样孤独,您不知道。”他发现,“绝少有人能理解我的思想,他们做不到”(6)!海德格尔并不觉得,这一切是与他的秘密文本没有公开发表相关,他仍然坚持认为,这些文本的发表“需要时间,需要恰当的时机”。“思想需要时间,它的时间和它的时间”更何况,海德格尔觉得,今天的人们总喜欢追逐新东西,可是对他已经发表的东西“还没有读,没有真正地读过”。

(13)、如果把虚看成时间,实看成空间,事物就应是虚实的统即时间整体与空间整体的统一。空间整体就事物本质而言有不界定性,时间整体也是如此,事物的未来也有不界定性。

(14)、作为“柏拉图主义”,形而上学被视为一种区别于经验知识而关注超验存在之本性的阐释和把握世界的“形上之道”。正因如此,哲学之为哲学,就在于形而上学。这诚如海德格尔所言:“形而上学这个名称被用来称谓所有哲学的起规定作用的中心和内核。”〔1〕在此意义上,哲学就是形而上学。但哲学作为形而上学,不同的哲学家的理解却不尽相同。这一不同,并不是表面的内容和方法的不同,而是实质的“哲学观”的不同。在此,笔者仅就从康德到黑格尔再到马克思和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发展演变的“历险”作以简要的说明。

(15)、蹑足坎坷的羊肠小道,是否需要扶牢哲人总结出的经典摘要?

(16)、海德格尔透露说,其实《存在与时间》的写作中还有一个关于时间与存在的部分,受到两个因素的他性制约:一是“体系化(systematische)”的倾向;二是《存在与时间》发表时,受到所刊杂志《哲学与现象学研究年鉴》“臃肿”(dasAnschwellendesJahrbuchbandes)这种外部情况的影响。所以,这部分思考并不充分的内容没有发表。他认为,这一探索是失败的。当然,这个失败与上面所提及的那种在形而上学逻辑之中的表演性的失败是不同的,这是有意义的探索性失败。并且,海德格尔自己说,这种探索没有因为失败而完结,而是“很快就在1927年夏季学期的报告中以多种历史的路径展开了一个新的开端”。(4)这是指《现象学的基本问题》(GrundproblemederPhänomenologie)中新的思想构境。

(17)、海德格尔说,解释向来不是对先行给定的东西所作的无前提的把握。准确的注解可以当作解释的一种特殊的具体化形式,尽管它喜欢援引“有据可查”的东西,然而最先的“有据可查”的东西,原不过是解释者的不言而喻、无可争议的先人之见。所有解释工作之初都必然有这种先人之见,它作为随着解释就已经“设定了的”东西是先行给定的。

(18)、海德格尔还专门交代,千万不要错误地认为,他的全部道路“始终伴随着与基督教信仰的隐秘争执(verschwiegendieAuseinandersetzung)”,对他而言,这从来不是一个被内省的问题,真正存在的,是“对本己来源——家庭,故乡和青春(desElternhauses,derHeimatundderJugend)——的葆真(WahrungdereigenstenHerkunft)和在一(einem)之中与之痛苦的脱离”。这是一段很重要的表述。其海德格尔想表明,他从来没有与基督教(天主教)之间有过痛苦的挣脱和争执,他真正的痛苦,来自无法摆脱的此在被抛情境和原初来源的家庭、故乡和青春,这是因为,他们一家终生都是天主教徒(海德格尔自己最后也躺在他们中间);他的家乡,那个美丽的梅斯基希镇,就是一个以天主圣马丁教堂为中心的家园;而他自己全部青春(从中学到大学)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教会资助的“被给予”情境之中。他并不喜欢天主教,但天主教却是他的家和来源。他后来在写给雅斯贝尔斯的信中,曾经提到自己一生中有两根肉中刺,一是与天主教的纠结,二是当了纳粹的校长。其可能是另一个更隐秘的方面,海德格尔的故乡又是他自然本土性和质朴性的真正基础,所以在这个方面,这一切又是海德格尔需要葆真的本有之缘起。其他不信那个作为大写的“一”的偶像化的上帝,但他有自己对诸神的理解;他要摆脱“一”,又要居有神性,这才是真正的难处。海德格尔说,在马堡的时光中,他悟到:“所有的东西都应该从根本上被克服(überwundern),而不是必须被摧毁(zerstört)”,对象化了的上帝和形而上学都必须在根本上被克服,而不是被简单地否定。

(19)、阳光下打盹,细雨中漫步,夜灯下读书,或枕着幽窗入梦,流年清欢,素心如简,随喜随缘。

(20)、艺术的本质是什么,又只能从艺术作品去判断。海德格尔从艺术作品的物性开始,以《农鞋》为例,逐渐得出:艺术作品的存在既不是通过作品的外在物因素,也不是通过对器具“有用性”的体现,而是包含着“一个世界的建立”“作品把大地本身挪入一个世界的敞开领域中,并使之保持于其中。作品让大地成为大地”。那作品要建立的这个世界究竟是什么呢?

2、海德格尔论诗歌的本质

(1)、海德格尔还认为,我们从未绝对掌握存在者整体本身,但我们确实发现自身是处于以某种方式被揭露在整体中的存在者之中。掌握存在者整体本身和发现自身处在整体中的存在者之中,二者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前者在原则上就是不可能的。而后者则经常发生在我们的具体存在中。当然,事情看起来是这样:好象我们恰恰在日常活动中总是只附于这个存在者或那个存在者上,好象我们是在存在者的此一范围或彼一范围中消失了。

(2)、形而上学的“康德之问”:“相对的”形而上学

(3)、  海德格尔曾经设问:是否每一种思与言都是客观化或对象化的?这里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么,一种非客观化的思与言是如何可能的?这是一个现象学的问题。根据现象学的原则,这个问题实际上也可以表达为:如何接近事物的自在自持的存在?海德格尔一生尝试了多种途径来解答这个问题,旨在纠科学技术思维之偏,究问天地世界人生的本来面目。 

(4)、1933年,出任弗莱堡大学校长一职。一年后,海德格尔辞去了弗莱堡大学校长职务。

(5)、编者注:乔治·莫兰迪(GiorgioMorandi,1890年-1964)是20世纪最受赞誉的意大利本土著名艺术家之一。他一生不曾离开波隆那,也不曾结婚,过着朴素的生活,淡薄名利。他的创作题材仅仅局限在几只瓶子和波隆那郊外的风景。这看似单调的题材(一般人所认为的单调),迎来了很多批评,很多人不能够理解他为何只画瓶子,而且始终是那相似造型跟色彩的瓶子,然而这恰好是莫兰迪静物的奥妙所在,他就是在那种看似最简单不过的物上发现物性,表现普通事物的本质。乔治·莫兰迪静物中的器具是“瓶子”,但它又不是“瓶子”,因为这个“瓶子”已超越了以往人们生活经验中对于瓶子的简单框定,那“瓶子”用于揭示物性,而实际上其似乎也真正揭示了物之物性。

(6)、为了克服荀且,就要深刻理解苟且的真实内涵。打开词典你就能找出苟且是怎样诠释的。苟且的含意有三层,一说,只顾眼前,得过且过;第二内涵是敷衍了事,马虎因循荀且;三说男女关系的事情。当理解了苟且的含意,才能对苟且作针对性的解决。

(7)、青年海德格尔写于1915年的那份简历是为了申请执教资格所写的自述。在这份简历中,青年海德格尔对自己的思想发展有了最初的主观评论,这初步具备了某特定阅读构境层,按其质性可界定为表演性阅读构境。(2)

(8)、等到时光老去,我拎壶酒,看你焙新茗,想来从年少到古稀,青天共明月,我共你。

(9)、  横在现代人与事物之间的屏障越来越厚重。我们多半已经无法直接接近事物了。因此,恢复事物的自在自持的存在,已经成为现代艺术和现代思想的一个共同要求。现象学,特别是经过海德格尔发展的现象学,乃是这个要求的最集中表达。以另一位现象学批评家阿·贝甘的说法,就是要恢复事物的“纯洁性”,恢复“惊奇的观照和事物最初在场的完整性”。(3) 

(10)、这样产生了重大的思想转折,使西方哲学可以与东方哲学开始互通。张祥龙举例说中国古代老庄思想,老子一开篇说“道,可道,非常道。”传统西方概念化思维不能理解道本身,一旦用概念化思维来理解流变的道,那么道已经不再是原本的道了。老子、庄子用了大量的装饰从各种角度说明原来的道怎么恍兮惚兮,但是不是反理性的,其中有真,其中有性。有真理有可信的东西,有天道,所以这就是我们用西方哲学理解中国哲学面对的方法论的挑战,而海德格尔所提出的范式却能够给予极好的包容。人们能以动态发生方式理解存在本身,而不只是作为对象的存在。我们能够通过海德格尔的方式理解道,而不只是从道中流出来的存在者。正是基于此,张祥龙认为海德格尔是真正世界性的哲学家。

(11)、用尽苍翠与灰烬为迷失人性方向的灵魂提供光照!

(12)、海德格尔认为,话语同现身、领会在生存论上一样原始。而理解性甚至于在得到解释之前就已经是分成环节的。因此,话语已经是解释与命题的根据。可以在解释中分环勾连,更原始地可在话语中分环勾连。现在,我们将话语的分环勾连中分成环节的东西本身称作含义整体。含义整体可以分解为多种含义;可以分环勾连的东西得以分环勾连,就是含义。

(13)、(约公元213年-公元273年)古罗马时期希腊学者、修辞学家、批评家。

(14)、(1803年5月25-1882年4月27日)美国思想家、文学家、诗人。

(15)、后来,他又发表了《论根据的本质》(1929);《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1929);《形而上学是什么》(1929);《德国大学的自我主张》(1933);《赫尔德林与诗歌的本质》(1937);《论真理的本质》(1943);《论人道主义》(1949);《林中路》(1949);《形而上学导言》(1954);《什么叫思想》(1954);《演讲与论文集》(1954);《尼采》(1961-1962);《工艺与转向》(1962)。这些著作,都没有《存在与时间》的影响大。

(16)、(⑩)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译,三联书店1987年,第443页

(17)、真理的本质揭示自身为自由。自由是绽出的、解蔽着的让存在者存在。任何一种开放行为都在“让存在者存在”中漂浮不定,且每每对此一或彼一存在者有所作为。作为参与到存在者整体本身的解蔽中去这样一回事,自由已经使一切行为协调于存在者整体。

(18)、据海德格尔自陈,他的尼采解释有两个目标:一为“切近目标”,是要认识尼采“哲学基本学说”,认识尼采形而上学的基本结构;二为“最远目标”,是要对作为形而上学之完成的尼采形而上学进行“争辩”,而在“存在历史”意义上,这种“争辩”同时也是对“另一个开端”的“准备”。

(19)、那些没有真正地扎根于真理并且遭遇到问题的人,怎么可能真正地体验到连根拔起(Entwurzelung)的状态呢?一个没有体验过这个经历的人,怎样从根本上去沉思一个新的基础,这个基础不是对旧事物的简单离弃和对新事物的欲望,更不是一种内容贫乏的中介和平衡,而是一种创造着的转变(eineschaffendeVerwandlung),在其中所有的开端的东西都能够向上生长到它的顶峰?

(20)、  作品的这一屹立道出了岩石那种笨拙而无所逼迫的承受的幽秘。建筑作品阒然无声地承受着席卷而来的猛烈风暴,因此才证明厂风暴本身的强力。岩石的璀璨光芒看来只是太阳的恩赐,然而它却使得白昼的光明、天空的辽阔、夜晚的幽暗显露出来。神庙的坚固的耸立使得不可见的大气空间昭然可睹了。作品的坚固性遥遥面对海潮的波涛起伏,由于亡的泰然宁静才显出广海潮的凶猛。树木和草地,兀鹰和公牛,蛇和蟋蟀才进入它们突出鲜明的形象中,从而显示为它们所是的东西。希腊人很早就把这种露面、涌现本身和整体叫做Φυσιζ。①Φυσιζ同时也照亮了人在其上和其中赖以筑居的东西。我们称之为大地(Erde)。在这里,大地一词所说的,既与关于堆积在那里的质料体的观念相去甚远,也与关于一个行星的宇宙观念格格不入。大地是一切涌现者的返身隐匿之所,并且是作为这样一种把一切涌现者返身隐匿起来的涌现。在涌现者中,大地现身为庇护者(desBergende)。 

3、简述海德格尔的此在思想

(1)、海德格尔认为,在追问“无”的这个问题中,知性起着一定作用,换句话说,我们只有靠知性的帮助才能规定“无”,将“无”定为一个问题。“无”是对存在者的一切的否定,是根本不存在者。我们在此却是把“无”置于有“不”的性质的东西的更高规定下。依照有统治权威而且简直碰不得的“逻辑”理论来讲,否定是知性的一种特殊活动。

(2)、海德格尔认为,之所以有对存在的诸多误解,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把存在与存在者相混淆了。因此,必须将存在者与存在区别开来以追问存在本身,因为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   但是,并非什么存在者都可以通达存在,通达存在的存在者必须要展现着存在、领会着存在,满足这一要求的,只有此在——人。存在只对人开放,世界与人同在。也只有人能够追问在,能够致力于领会在,人的实际生存直接地、永远地取决于对存在的追问。

(3)、(19)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彭富春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第189页

(4)、a)历史的(diegeschichtliche)向度——坚决地回溯到希腊哲学,回溯到它的第一个本质的终结的格式塔(Gestalt)——亚里士多德;

(5)、艺术作品以自己的方式敞开存在者之存在。这种敞开,可以称之为解蔽,是存在者在作品中的显现,是存在之真理在作品中得以发生。随后,海德格尔将艺术的本质定义为“存在者的真理自行设置入作品。”就这样,将艺术作品和真理结合在了一起。

(6)、在一卷书里感受生活的惬意,在一杯茶里静享整个黄昏 ,在半个梦里看星星满天。

(7)、海德格尔在文本中说海德格尔,首先是面对特定外部需要所作的说明性交代,这通常是概述海德格尔的基本经历和思想发展的自述。在这一方面,他在不同时期里写有四份简历(Lebenslauf):分别写于1913年、1915年、1934年、1938年,另有一份写于1922年的“生平”(Vita)。(1)其中,1922年的这份生平中包含着比较重要的自我评论。应该说明,这些自述并不为公开发表所用,而多数只是提交给特殊的委员会或机构。后面我们可以看到,海德格尔在1950年背地里大骂“机构”的场景。仔细去看,我们能体认出其有趣的微妙差异。

(8)、当人们试图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存在论以及诸如此类的尝试那里讨教的时候,存在论的方法却始终存在问题。由于存在论这个术语是在形式上很广的含义下使用的,因此,循着存在论历史来澄清存在论方法这条道路本身就行不通。

(9)、关于正确性之本质的命题不是以一种不言自明替换了另一种不言自明么?为了能够完成一个行为,由此也能完成表象性陈述的行为,乃至与“真理”符合或不符合的行为,行为者当然必须是自由的。然而,前面那个命题实际并不意味着,作出陈述、通报与接受陈述,是一种无所拘束的行为;反之,这个命题倒是说:自由是真理之本质本身。在这里,“本质”被理解为那种首先并且一般地被当作已知的东西的内在可能性的根据。但在自由这个概念中,我们所思的却并不是真理,更不是真理的本质。因此,“真理”(陈述之正确性)的“本质是自由”这个命题就必然是令人诧异的。

(10)、海德格尔所做的六个尼采讲座依次为:《尼采:作为艺术的强力意志》(一九三六——一九三七年冬季学期);《西方思想中尼采的形而上学基本立场:相同者的永恒轮回》(一九三七年夏季学期);《尼采的第二个不合时宜的考察》(一九三八——一九三九年冬季学期);《尼采关于作为认识的强力意志的学说》(一九三九年夏季学期);《尼采:欧洲虚无主义》(一九四○年第二个三分之一学年);《尼采的形而上学》(一九四一——一九四二年冬季学期,已预告而未做成)。

(11)、张祥龙认为,在海德格尔以前,西方哲学的局限在于它不能够认识一个变化的世界,一个充满了可能性不那么确定的世界。哲学如何用概念来描述一个流变的世界,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用概念来理解流变就如同刻舟求剑,一旦用概念来思考动态的事物,动态立刻被固定了,而成为静态之物。而海德格尔所开创的哲学范式却给予了积极的否定。他认为这样的话哲学就没有生命,没有实际生活和生命的源出的合理性就被丢掉了海德格尔找到一种方法能够理解正在变化中的现象,而且能用他的海式语言,大家觉得某种很晦涩的他可以表达出来。

(12)、在海德格尔看来,人固执地孜孜于一向最切近可达的存在者。但并非是任何人都如此,只有已经绽出的人,人才能固执,因为他已经将存在者之为存在者当作标准了。但在他采纳标准之际,人类却背离了神秘。人离开神秘而朝向方便可达的东西,匆忙的离开一个通行之物,赶向最切近的通行之物而与神秘失之交臂——这一番折腾就是误入歧途。

(13)、从社会影响来看,由于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把生命问题、通过问题把人的生命、人的生存这样的问题提了出来。存在与生命的问题的提出与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在第二次大战前夕社会发生危机的时代问题有关。高宣扬认为海德格尔讲存在的时候,把存在作为一个生命本身在生理过程和世界上的遭遇,以及寻求自己的可能性和未来命运。对生命的诠释,对生命实地性的诠释,生命到底是怎么生存,怎么存在的,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构成了海德格尔哲学的现实意义。

(14)、形而上学的“马克思之答”:“历史的”形而上学

(15)、在禅宗那里,实相如存在一样,难以名状,难以定义,且看两段禅宗小故事:五台智通禅师———初在归宗会下,忽一夜连叫曰:“我大悟也。”众骇之。明日上堂,众集。宗曰:“昨夜大悟底僧出来。”师出曰:“某甲。”宗曰:“汝见甚么道理大悟?试说看。”师曰:“师姑元是女人做。”宗异之。(⑥)沩山灵禅师———师在法堂坐,库头击木鱼,火头掷却火抄,拊掌大笑。师曰:“众中也有恁么人。”遂唤来问:“你作么生?”火头曰:“某甲不吃粥肚饥,所以欢喜。”师乃点头(⑦)。所悟之境、之实相却是“师姑元是女人作”、“不吃粥肚饥”,这在逻辑上是全无意义的废话。但也正是透过这一隐语,我们可悟出实相、佛性本是不可言说的。实相乃是隐于现象背后的那个不变不灭的本体,没有语言可以解读它,而是要以一种极端的手段警醒人们的迷误,打断人们的正常思维逻辑,使之进入非理性、非逻辑的直觉状态,抓住常理所不能及的玄奥意蕴,才能在幽暗处豁然开朗。

(16)、俄罗斯艺术家DimaStrelkov绘画作品(3)

(17)、的确,尼采是容易被轻薄的。海德格尔却想扭转风气。我们也知道,凡海德格尔做的各类解释工作,受非议者居多,典型如他的希腊思想解释,康德哲学解释,荷尔德林诗的解释等,其尼采解释亦不在例外。就其尼采解释来说,海德格尔总以为,他并不是在与尼采的文字、著作辩论,而是在与“实事”本身“争辩”。

(18)、1935年,在弗莱堡艺术科学协会作题为《艺术作品的本源》的演讲。次年,在罗马作题为《荷尔德林和诗的本质》的演讲。

(19)、1953年,海德格尔出版了《形而上学导论》。次年,相继出版了《演讲与论文集》和《什么召唤思?》。1956年,出版了《走向存在问题》。

(20)、在这次纪念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发表90周年的对谈上,曾参与过翻译的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王庆节就是三位主谈嘉宾之一。另两位,一位是掌握5门语言,现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的院长高宣扬(文汇讲堂第26期嘉宾),一位是研究东西方比较哲学北京大学教授张祥龙。三位教授都有两个共同点。一是都做东西方比较研究,对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都有相当的思考。张祥龙教授更是善于从海德格尔来理解儒家。其实,海德格尔本身也对东方文化颇感兴趣,他的思想受到过老庄学派的启发。第二个,三位教授与《存在与时间》的中译本都颇有着联系。在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蔡文菁副教授的主持下,对谈从中译本的翻译问题中徐徐展开。

4、海德格尔论诗

(1)、此在是烦在禅宗这里可以说是“人生是苦”。由于六道轮回,还要循环不息,所以,苦就不仅是必然,而且是无边。人生是苦,根本原因在于有“生”,人要生存、生活,就有七情六欲,援佛家说法,就有“取”、“爱”、“受”、“六入”、“名色”、“识”、“行”和“无明”。这一切,都是苦的因缘,是有“生”的人必然面对的苦因。而且,生不仅有如上必随的因缘,还有它的根本特性,即“无常”,这就把人生也放进了时间之维中,万物没有例外,都在变化之中,都“无常”,都留不住,死亡是必然的结局。也正因为无常,“佛以一大事因缘而生”这一“大事”也就是生死。“生死事大”成了禅宗和尚们常挂在嘴边的话。因而,与海德格尔一样,脱离苦海,超脱无常的命运而达永恒,是禅宗所谓“生”的意义。禅宗的人生体验正由“生死事大”、寻找意义而生发。

(2)、从他自己的讨论中,可以确定为是指从1930到1936年的讲座。在一处地方,他将1930年以前的讲座称之为“从前的讲座”。为什么选择1930年开始的讲座?以我的判断,他是以自己在讲座中不再以他人的名义言说为界,具体说,1928-1929年马堡的冬季学期讲座中,海德格尔还在做“高级现象学练习”。1929年4月27日,在海德格尔就任弗莱堡大学哲学教授的任职演讲中,他第一次以自己的独立批判立场提出了“形而上学是什么”,公开吹响了自己“克服形而上学”之战的号角。同年,海德格尔发表了另一篇重要的论文《论根据的本质》。实际上,海德格尔在弗莱堡大学的第一个自己的讲座为《形而上学的基本概念:世界—有限性—孤寂性》(1929-1930年冬季学期)。(20)在这段时间,海德格尔给他的好友布洛赫曼写信说,我得“重新开始”。1930年,是海德格尔自己公开成为他自己的年份,他对布洛赫曼感叹道:“学派的压力、科学的颠倒性和与此相关的一切都被抛开了!”当然,这是在形而上学学术场中的公开亮相,但仍然不是海德格尔真正本有的自我构境。从此之后,一切为了尽义务所致的表演性言说和写作都不再存在。

(3)、1946年,为纪念里尔克逝世二十周年创作了《诗人何为?》。第二年创作了《田间小路》、《从思的经验而来》,出版了《柏拉图的真理学说》。1950年出版了《林中路》一书。1951年10月在比勒欧作题为《人,诗意地栖居》的演讲。

(4)、在静谧的时光里,读书、品茶、赏花,用内心的柔软,安暖生活。

(5)、在康德看来,“人类精神一劳永逸地放弃形而上学研究,这是一种因噎废食的办法,这种办法是不能采取的”〔3〕。所以,康德并不像休谟那样,只是把形而上学之船弄到岸上(弄到怀疑论上)来,让它躺在那里腐朽下去;而是给它一个驾驶员,这个驾驶员根据从地球的知识里得来的航海术的可靠“原理”,并且备有一张详细的航海图和一个罗盘针,就可以安全地驾驶这只“形而上学之船”随心所欲地到任何地方去。〔4〕在康德这里,要想为形而上学之船提供可靠的驾驶员和航海原理以及指南,就必须既对人的认识能力进行划界——将认识分为感性、知性和理性,也对认识对象进行划界——将对象分为现象界和物自体。由于感性有时间—空间这一先天形式,知性有先验范畴作为认识工具,所以它们能对现象界形成普遍必然有效的知识,也就是形成可靠的、内在的形而上学。在此基础上,康德认为认识的真理性——客观性或普遍必然性不是源于感觉经验,而是源于先验范畴,这即是人为自然立法的认识论的“哥白尼革命”。但人的认识要想越界去把握物自体,或理性借用知性的概念范畴去认识物自体,无异于迫使知性范畴作超验的使用,其结果就必然会出现作为先验幻相的二律背反。这也就是说,理性由于要确立和把握超验的物自体,就无法合法使用知性范畴,因此超验的形而上学是不可能的。理性不能把握物自体,宇宙、灵魂和上帝,只能靠道德意志——信仰——来把握。所以在康德批判哲学这里,现象界和物自体是分裂的,内在的形而上学和超验的形而上学也是分裂的。后来正是黑格尔通过其绝对的、积极的概念的自我运动的形而上学,才将其彻底打通了。

(6)、海德格尔认为,在存在者层次上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谈到的在人之中的人性之光,无非指的是这种存在者的生存论存在论结构:它以自身的此在方式存在。它是“已经澄明的”,这等于说:它作为在世的存在就其本身来说是敞亮的,不是由其他存在者来照亮,而是它本身就是敞亮的。只有对于从生存论上如此这般已经敞亮的存在者,现成的东西才有可能在光明中得以通达,在晦暗中有所掩蔽。此在从来都是带着它的此。此在若是缺乏这个此就不成其为具有这种本质的存在者。此在就是它的展开状态。

上一篇:泰戈尔诗集摘抄和感悟89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