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古诗四言绝句大全137条

admin 2023-10-31 03:40:25 1,827次浏览

古诗中秋四句古诗

1、中秋诗句四句古诗

(1)、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中,只有这一个时刻,只有在深夜这一个时分,明月如此圆满,如此皎洁,美得触目惊心,让你不忍错过,而又可以安然欣赏。这一种美,如同彩云易散、琉璃易碎,唯其短暂,在它到来的那一刻,才格外鲜艳,格外滋润人的灵魂。

(2)、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出自清代秋瑾的《满江红·小住京华》

(3)、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之道。这首诗写中秋赏月,语言清丽,感情欢快,体现了悠闲之乐。

(4)、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抒写了游子思妇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以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表现了一种迥绝的宇宙意识,创造了一个深沉、寥廓、宁静的境界。全诗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通篇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意境空明,想象奇特,语言自然隽永,韵律宛转悠扬,洗净了六朝宫体的浓脂腻粉,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素有“孤篇盖全唐”之誉。

(5)、砧声送风急,蟠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

(6)、《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7)、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8)、(拼音):huāhǎoyuèyuácopyn

(9)、《中秋登楼望月》宋-米芾——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10)、释义: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1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2)、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3)、万水归阴,故潮信盈虚因月。偏只到、凉秋半破,斗成双绝。

(14)、传说嫦娥本是后羿之妻,后羿射下9个太阳后西王母赐其不老仙药,但后羿不舍得吃下,就交于嫦娥保管。后羿门徒蓬蒙觊觎仙药,逼迫嫦娥交出仙药,嫦娥无奈情急之下吞下仙药,便像天上飞去。当日正是八月月亮又大又亮,因不舍后羿,嫦娥就停在了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从此长居广寒宫。后羿回家后心痛不止,于是每年八月十五便摆下宴席对着月亮与嫦娥团聚。

(15)、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诗词爱好者,记得关注我哦!今天我和大家分享4首妙不可言的中秋古诗,不但有文采,而且有意境,让人拍案叫绝。

(16)、亲爱的读者朋友,您心中最美的那一首中秋诗词是哪一首呢?欢迎留言分享!过中秋,赏诗词,传播中国古典诗词之美!

(17)、目之所及的淮海海水就好似银子般泛着白光,彩色的光芒下,蚌孕育着珍珠。

(18)、这一首中秋诗,写景色文字优美,对仗工整,令人眼前一亮。前两句先写中秋节的黄昏景色,为后面月色进行铺垫:“黄昏已是如此优美,更何况中秋月夜呢?”

(19)、今天,在中秋节还未到来之际,笔者想与大家分享一首描写中秋最唯美的唐诗,以安放游子们心中即将弥漫的乡愁。它虽然只有短短四句,却是咏月诗词中的千古名作。尤其是诗作的末尾二句,更是惊艳了整个文坛。这首诗就是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

(20)、月到中秋分外明!到了这一天,连上苍都如此多情,让那轮明月悬空如镜,皎洁圆满。中秋之夜,清辉泻地,桂香浮动,令人陶醉。古往今来,这轮照耀了千古的圆月,曾经激起了多少文人的灵感,迸发出多少生活的诗意!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中,咏月诗词可以说比比皆是。

2、中秋古诗四言绝句大全

(1)、孩子之所以能对学习古诗有长久的兴趣,也在于家长从来不把背古诗当作一项单方面加给她的任务,而是当作共同的爱好,一起来慢慢享受。在保护孩子学习古诗的兴趣方面,我觉得还要注意的是,带领孩子学习古典诗歌的动机一定要单纯,至少要让孩子感觉到单纯。

(2)、江南水乡的雨后,空气清新怡人,阵阵莲花清香扑面而来。

(3)、常月是中秋月,中秋月是寻常月。——释师范《偈颂一百四十一首·寻常月是中秋月》

(4)、这一句先从视觉入手,用“地白”二字就形象地写出了月色的澄澈空明,让人沉醉。然后又从视觉入手,写了黑夜中的鸦鹊。尽管这些鸦散此时已经安静下来,但是白天的时候,它们肯定是叽叽喳喳的。此时,月亮出来,它们又时不时啼叫几声,反而更显夜色的清幽。

(5)、释义:烛影深深映上云母屏风,银河渐渐沉没,晨星渐渐消失。嫦娥后悔寂寞,后悔偷吃灵药。面对碧海蓝天,日夜思念人间。

(6)、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7)、影留人去,忍向夜深,帘户照陈迹。——吴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8)、普天之下,能有如此温柔与公正者,非月光莫属了吧?而中秋的月亮又特别圆,月光又特别明亮,该是何等安慰人心呀。就算心中有愁绪的诗人,对着月光,也得到了满足。

(9)、“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这是最让人称道的一联,今夜已非昨夜,昨夜的星辰,是记录着花下吹箫的浪漫故事,而今夜的星辰,却只有陪伴自已这个伤心之人。诗人是清醒的,他知道往事不可能重现,而正是因为这种清醒,才使他陷入了更深的绝望。

(10)、在大唐熠熠生辉的诗人群中,王建或许并不是最耀眼的那一个。但是,这并不妨碍这首诗在整个文坛上成为千古名篇。这是一首七言绝句,是诗人在中秋之夜为思念好友所作。诗中通过中秋夜景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无限思念之情。

(11)、上面那首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仿佛是与明月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关于人生的哲理。张孝祥的《念奴娇》则是将自身化为那月光,化为那湖水,一起飞向理想的澄澈之境。两首词的写法不同,角度不同,那种豪放的精神与气概,却是很接近的。

(12)、《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3)、中秋节的古诗四句诗,说起中秋节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蕴含着深奥的文化特色,在这一天古人们经常会作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情,下面我和大家分享关于中秋节的.古诗四句诗。

(14)、   (解析)这首词题为玩月,描述词人月夜漫游太空、神往月宫的幻想之旅,同时,不忘人间百姓疾苦。幻境与现实巧妙结合,读来令人既感奇特,又无比亲切。

(15)、此句中,“湿”字用地巧妙之极。首先,它说明此时的夜已经很深了,诗人在庭中也已经独自站立了很久了。其次,秋夜的露水落下本来无声无息,但是作者用了这一个“湿”字,就把无声的秋露变得有形了,而且多情了,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16)、这样的天气让人倍感舒适,客居他乡的愁绪却又从心头泛起。

(17)、   (解析)此诗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诗的基调应该是悲伤苍凉的。前两联睹月兴感,用象征团圆的八月十五的月亮反衬自己漂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归心折大刀”说的是吴刚在月宫被罚砍桂花树,杜甫猜想,吴刚也不是情愿砍树,一心想回到人间来。归去之心,竟然折断了砍树的大刀。“蓬”,蓬草,遇风飞转,故叫“飞蓬”。这里诗人用“转蓬”遇风飞转的形象,比喻自己漂泊不定的生活,隐示自己羁旅漂泊的苦味。由景入情,用转篷象征自己漂泊无依的情状,写出了空有归心只可惜无处还乡的凄凉。“行地远”指诗人自己当时处在偏远的夔州,借此表达了反对战乱的思想后两联描状中秋月色。“见羽毛”、“数秋毫”极力写月亮之亮,进一步反衬自己思念远征的亲人,祈愿平息战争,国泰民安。末两句“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意思是说,这个时候仰望玉兔(指月亮),简直会数得清它的毫毛,形容月亮的明亮。诗中的反衬手法,在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避乱生涯中的愁闷。

(18)、其实现代人很理解范仲淹的感慨。每到中秋节,大家都要送礼,送各种包装华丽、华而不实的月饼。很多人还要大吃大喝,各种消费,说是中秋赏月,何曾有几个人真心爱月亮呢?说是团圆佳节,又有多少人愿意花时间陪老父亲老母亲呢?

(19)、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欲磨还缺。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20)、去年中秋阴复晴,今年中秋阴复阴。百年好景不多遇,况乃白发相侵寻。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王守仁《中秋》

3、古诗中秋四句古诗是什么

(1)、孩子学古诗从幼儿时开始较好,但也许你的孩子已上中学。这也没关系,读诗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学习是件终身的事情,不存在绝对的“错过时机”。也许你还会顾虑孩子的功课太紧张,没时间。这需要我们动些脑筋,让孩子少上一些课外补习班,多利用时间的边角料,时间总能找得到。

(2)、  下片由太空进入月宫:“水晶宫殿飘香,群仙方按《霓裳》。”仙衣飘飘,仙女们按节奏跳着霓裳羽衣舞,不禁让人心驰神荡。最后二句由天上想到人间,对比之中似寓感慨。酷暑难熬,当仙女们在凉爽的水晶宫殿里轻歌曼舞的时候,人世间却正经历炙热酷暑之苦,所以作者设问说:还需化费多少风露,才能驱散炎暑,换得人间的清凉呢?联系南宋后期统治者偏安江左,沉湎声色,置人民于水深火热而不顾的社会现实,表现出词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词人素有拯世济民之志,其寄希望于人间的,当不只是自然界季节的代序,而应该是一个理想的清平世界的出现。

(3)、今天晚上人们都仰望当空明月,不知道这秋思之情落在了谁家?

(4)、闲暇之余漫步在秋天的夜色中低声吟唱,总觉得心里空虚郁闷、心里惴惴不安。

(5)、月光如水(yuèguāngrúshuǐ):月光皎洁柔和,如同闪光而缓缓流动的清水。形容月色美好的夜晚。

(6)、月宫中的嫦娥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只有那清冷的`月宫和孤寂桂树。

(7)、风月无边(fēngyuèwúbiān):极言风景之佳胜。

(8)、中秋无雨。醉送月衔西岭去。笑口须开。几度中秋见月来。前年江外。儿女传杯兄弟会。此夜登楼。小谢清吟慰白头。

(9)、范仲淹才思敏捷,通过短短四句,写出了不一样的感慨,写出了人生之热闹与孤独,真是令人佩服。

(10)、首联用了中秋节常见的“桂花”意象,花香月圆,正是良辰美景清秋时刻。颔联说中秋节一年一度,乃是月亮最美的时候,就算是离开家乡万里之外的人,也能够从月光处得到蕴藉,缓解思乡之苦。

(11)、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是一首想象丰富之作:

(12)、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出自宋代辛弃疾的《一剪梅·中秋元月》

(13)、而这首诗精彩的在于后两句,有一种推陈出新之意,令人一见倾心,佩服诗人的才华与情思。诗人说:“月光是最无私的,不管是天涯还是海角,月光都不会遗漏一户人家。”

(14)、这两句之所以备受后人称道,就是因为作者把自己在中秋之夜的孤独寂寞推向了大众,有“天涯共此时”,“千里共婵娟”的意境。而且,作者借这首诗是为了向亲友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采用疑问句,明显就是为了说自己的“秋思”最深挚,这样就更显得意蕴深邃,耐人寻味了。

(15)、   此词借中秋夜登楼赏月引起对远人的怀念,表达词人内心隐藏着的无限痴情。真豪杰,其志过人,其情也必过人。

(16)、有物指磨金镜净,何人拏攫银河决?想子胥今夜见嫦娥,沉冤雪。

(17)、这首诗歌,是诗人王建在中秋之夜,与友人们相聚赏月,有感而发,写下来寄予友人杜郎中的。这位杜郎中,其实就是杜元颖(任唐朝宰相)。

(18)、   纤云扫迹,万顷玻璃色。醉跨玉龙游八极,历历天青海碧。

(19)、我们看这首诗所用词汇,全都是平常所见,没有什么华丽晦涩的词语,也没有什么用典的地方。但是我们感觉这首诗,还是很有文采的。可见,诗歌最重要的其实不是词汇,而是结构和意境。

(20)、说起中秋,不约而同回想起一轮满月。月是一种寄托,寄托着希望、思念与团圆。

4、中秋诗词四句诗

(1)、翻译为:碧海青天,年年如此,而云间的月亮,却为何时圆时缺。今夜里,金风送爽,土花映碧,画栏桂树悬挂着一缕秋香;月亮光就像白雪一般晶莹透澈。谁知道,这好天良夜,却让人忧愁,让人悲咽。孤身只影,怎么可面对旧时明月。

(2)、一轮月好,正人间、八月凉生襟袖。万古山河,归月影、表里月明光透。月桂婆娑,月香飘荡,修月香人手。深沉月殿,月蛾谁念消瘦。今夕乘月登楼,天低月近,对月能无酒。把酒长歌邀月饮,明月正堪为友。月向人圆,月和人醉,月是承平旧。年年赏月,愿人如月长久。——白朴《念奴娇中秋效李敬》

(3)、此诗颇有王阳明心学智慧特点,让人想起他另外一段著名的哲言:“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4)、这首诗如此极尽曲折的突出诗人贬谪的孤寂之情,尾联诗人细节化的再现秋风月光。过去的日子出现的“昨风一吹无人会”,没有人领会这凄厉秋风的凉意,“今夜清光似往年”,一是说今夜的月和往年是相似的,光是借代用法,突出的月亮还是昔日的月亮,暗含了人已不是昔日的意气之人了,照应诗歌前文对比的物是人非的无奈悲苦;二是言今夜的月亮似往年,但这样的月光照在身上,却令人清冷至极,置身“湓浦沙头水馆前”环境里,心内却是清冷感,诗歌在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贬谪后面对十五明月带来的凄苦怅惘失落之感。

(5)、   下片开始,词人先用状写满天月色的“云液满”一句承上启下,然后展现自己在月下酣饮欢乐的情状。长袖善舞、清歌悲咽的佳人为之助兴添欢。这是最令词人愉快的场面。但是词人的心意并不在此,词人由此中秋明月夜、由此歌舞助兴人想到的是令自己牵情的远人,于是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深沉的叹息。词人叹息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就像天上的明月总是圆时少、缺时多一样。这一叹息,是承接着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而来,其中不能不含有苏拭词中对于“月圆人不圆”的恨意,但词人此句意思显然又有所变化,词人主要是借月亮的不得长圆,叹息人事不得圆满,特别是情人之间不得遂愿长聚的遗憾。“但愿”两句:愿明月如今夜常圆,人情未必总是别离。此化用苏轼《水调歌头》词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尽管词人理解人事的不如意不可改变,但还是衷心地希望能够与所爱者长相聚,就像词人希望此夜月色好景能够长久护持一样。由此“不讲理”的态度,读者可以洞见词人内心的痴情。而“人情”一句,虽像是对于人间常情的遗憾,却实际上是指向词人所痴情的那个人。意谓一旦离别,别人在心里未必与自己一样珍惜护持这段感情。这样的口吻,使得词人的内心幽怨若可触及。结句出人意料,又化幽怨的情感为期待相逢的急切之情。词人说假如能够回到她的身边,会将离别时所生的幽怨,转换成欢乐的感受向她尽情诉说。在这样的结句里,词人的入骨痴情和体贴怜爱的幽绪,被传递得婉转动人。

(6)、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7)、   (解析)此词也是一首望月怀人之作,词人怀念的可能是与词人有着感情纠葛的歌舞女子。这个女子令词人爱慕不已。美月当空,已能勾起词人无限秋思。面对中秋夜月,那怀人之情便愈发浓烈了。于是词人借月写意,传递了词人对歌舞女子的幽怨与不忍相舍的复杂感情。

(8)、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9)、至于结尾两句,鸡唱晓是天明之意,承接了“莫辞终夕看”的语意,更带有恋恋不舍的感觉。虽然万般留恋,中秋月还是要告辞而去,转眼就与人们相隔天涯。这样的结尾正可以显示中秋月之迷人,留白处情味悠悠,有绕梁三日之妙。

(10)、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11)、不过,恰如明月是暂满还亏一样,人生也是会难别易的。兄弟分离在即,又不能不令词人慨叹“此生此夜”之短。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又直接引出末句的别情,让人想到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诗歌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

(12)、弄清影:在月光下跳舞时,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13)、今天晚上如果再没有圆满的月亮,今年的秋天就算是虚度光阴了。

(14)、中秋月魄两相照,玉壶皎洁无纖芒。——程安仁《西湖四景》

(15)、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诗词爱好者,记得关注我哦!中秋节须有诗词助兴,今天我和大家分享关于中秋节的4首冷门古诗,为佳节带来诗意享受。

(16)、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7)、释义:月光下梧桐树影随着时间推移,不知不觉的移动着,在这团圆夜仍是独自面对着角落。月宫中的嫦娥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只有那清冷的月宫和孤寂桂树。

(18)、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19)、结尾两句写诗人年纪大了,不能像小朋友那样你追我赶、嬉闹玩耍了。但是诗人还是很享受佳节,之所以“惜流年”,正是因为觉得人生有味道,年华值得珍惜也。

(20)、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5、《中秋》古诗四句诗

(1)、经年等待中秋月,一夕阳云扫不开。——潘良贵《和季成弟中秋不见月》

(2)、   (解析)皎洁的中秋圆月升上了天空,人人都说四海之内都是天气晴好月光普照。你怎么知道在千里之外也会是这样,说不定那里是又刮大风又下雨呢!

(3)、风清月皎(fēngqīngyuèjiǎo):轻风清凉,月光皎洁。形容夜景优美宜人。

(4)、有一个最简单的考察办法,就是向一些参加过学习班的孩子打听一下他们的学习感觉,或让自己的孩子试听一段时间。孩子们喜不喜欢,是最重要的评价标准。

(5)、大量的朗读和背诵仍然是学习古诗词最经典的方法,这是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这个方法最简单也最有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前人对这一点已总结得很精辟了。这种学习方法看起来简单刻板,实际上很有道理。

(6)、现在有很多不错的古典诗词选读本,一般都有较完备的注解,读懂应该没有问题。可以多买几个版本,挑自己喜欢的去读,对照着去理解。有的句子暂时读不懂也没关系,以后读得多了自然会懂。况且对诗歌的理解本来就是多元的,不一定要寻求什么标准解释。只要家长能经常和孩子一起去读去背,这方面修养自然会加深。孩子的感悟多半比家长更好,他在简单的诵读中,也会有好多收获。家长和孩子一起去学习,是件非常奇妙的事情,更容易唤起孩子的兴趣,也会让双方都有很强的成就感。

(7)、《中秋月》宋-晏殊——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8)、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9)、诗歌前两句是说中秋的月亮没有云雾遮挡,最是美景不过。叶道卿你欣赏月,月也欣赏你叶道卿,你们乃是知己,真是风度超然。这当然是客套话。

(10)、第3首:轻烟薄霭九霄寒,素月浑如隔縠看。此夕洞庭应更好,谁能从我跨青鸾?

(11)、闲暇之余漫步在秋天的夜色中低声吟唱,总觉得心里空虚郁闷、心里惴惴不安。

(12)、诗歌是一块精美的蛋糕,我们把它送入口中,只是为了品尝它的香甜,不是为了某天向别人炫耀我吃过蛋糕,也不是为将来某一天可能饿肚子而储存更多热量。在享受之外没有其他功利心——背诵是为了更好地把那些诗句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更好地体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想象美,而不是为了“会背诗”。在诗歌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目的——这才是应有的目的。所以不要让孩子给别人表演背诗,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对别人说他背会了多少诗,这样才能让孩子对诗歌有单纯的心境,也才能产生真正的好感。

(13)、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14)、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阴里,鸦雀先后进入了梦乡。由于夜深,秋露打湿了庭中桂花。今天晚上人们都在仰望皎洁明亮的月亮,却不知道秋天的思念之情落在了谁家?

(15)、风清月朗(fēngqīngyuèlǎng):风凉爽,月明亮。

(16)、  (解析)这首散曲抒发的是中秋夜一醉方休的情致,因此作者着力描写的是月光的澄彻,通过对澄彻月光的反复渲染,创造出一种异常宁静的境界氛围。

(17)、年老聊依年少游,月圆庭上似中秋。——陈藻《六月望夜纪饮》

(18)、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王安石的诗历来被人称颂,尤其是他晚年作品,风格闲适,意境优美含蓄,内容韵味天成,号称“半山体”。

(19)、《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0)、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1)、   (解析)明月皎皎,清辉万里,到底它藏了什么样的秘密,徒增一段段忧伤离恨,人在天涯,月在天涯,到底它把清光洒在了谁的心上?

(2)、苒苒中秋过,萧萧两鬓华。——苏轼《南歌子·再用前韵》

(3)、古人赏月,很多是寄托思念,思念之情中,很多是对故乡的思念,毕竟思乡之情,在唐朝诗歌中占据了很大的篇幅,经典的佳句,有诗仙李白《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诗人当时被贬湓浦(pénpǔ,今江西九江),物是人非,故乡不见,孤苦伶仃。

(5)、次句“冷露无声湿桂花”,意思是说,秋夜的露水,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的桂花。桂花,是秋天特有的景物,其特点如李清照所说:“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这里便是突出了桂花在中秋月夜的香气袭人。并且桂花还暗示了月宫里的桂树,点出王建望月之事。如此一来,诗的意境,除了清美之外,还具有耐人寻味的意境。

(6)、“冷露无声湿桂花”,意思是,冰冷的秋露,无声无息之下,悄悄的打湿了庭院中的桂花。这句诗的主角是桂花,可以想象是诗人闻到了桂花飘香,有感而发,妙手偶得之的一句诗。“冷”字继承了上文的格调,”无声“二字描绘了“秋露”与“春露”一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7)、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曹松。曹松的名气不大,但是大家一定听过他的名句:“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善于从寻常事物中找出诗味,另辟蹊径,体现了诗人独有的慧眼与慧心。

(8)、译文: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人们都在赏月,不知那茫茫的秋思落在谁家?

(9)、第1首,《中秋月》: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绝域行应久,高城下更迟。人间系情事,何处不相思。

(10)、《中秋夜半後无云而月色微淡尤为绝景》(宋陆游)

(11)、元好问:倪庄中秋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12)、整首诗写月,但是诗人性格稳重含蓄,不喜欢开门见山,直到第三句才出现一个月字。有了前两句的铺垫,此时出现个”月“字,突然就将读者的视野给拉阔了,让人不由得也随着诗人的思路,陷入了沉思,”赏“起了月来。

(13)、   起首三句,排空而入,造语奇崛。中秋之夜,月亮格外圆满明净,给人一种新奇之感。以“飞镜”作比,使人产生一种不知是从何处突然飞来挂到天上的联想。而“谁磨”一问,更造成一种月光明亮无比的情势。正因月光亮得出奇,才引起作者发此惊问。下面两句,转入对月光的具体描写,但作者没有进行正面描绘,而是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来表现月光的明亮。天地人间,山川原野,都被照耀得如同白昼,“彻”、“透”两字,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照耀的程度。“玉露……无波”两句,又从另一侧面来写,只是它比前三句写得更加空灵。作者从玉露着眼,写玉露将秋空洗得“银汉无波”。那莹洁如玉的秋露,正是皓月映照下的特有产物。“比常夜……婆娑”两句,写秋光如洗,月色较往常更为明净。纵使如此,也并没有妨碍月中桂树展现其优美洒落的身影。这是对前面的一个总结,同时又从明月本身来进行描写。前人曾有“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杜甫《一百五日夜对月》)的诗句,这里却一反其意,用“桂影婆娑”的清晰影像来反衬月光的澄彻。通过多侧面多层次的反复渲染,烘托出一种明月如水,清幽静谧的氛围。面对此情此境,作者不禁情从中来,他引吭高歌,并向月中的嫦娥发问:在这美好宁静的月夜,怎能不举杯痛饮,一醉方休呢?

(14)、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15)、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6)、此诗前二句写秋夜景色,情景如画,清冷色调给人澄静素洁之感,而眼前带着桂花幽香的露珠又让人想起了嫦娥的美与孤独,后二句升华到思人怀远,似虚而实,秋思寄月照入千家万户,极为浩茫浑涵。

(17)、   (解析)诗人以一种忐忑的憧憬,从暮云沉沉的时候就在企盼,云彩渐渐消歇下去,清寒之光流溢出来,终于,皎皎的月轮,仿佛洁白玉盘,在静谧的天空缓缓转动。面对这样的美景,诗人的心居然有一丝隐隐的疼痛,隐隐的不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这美丽的夜晚终将会过去,相比起颠簸的人生,这种美丽是何等短暂,多么希望人生像今夜一样“长好”啊!而在明年,再见明月的时候,我已不知身在何方。为什么人人都说中秋月好?就是因为它太难得,太美丽,太短暂,而为了这一刻皎洁圆满,人心又要经过多少不同形态的残缺?

(18)、第1首,《和秦寿之中秋玩月三首·其一》:一樽芳酒起觉烟,绝胜红裙拥后前。山色水光相上下,月华秋气共清圆。佳时令我思韩愈,好梦逢君想惠连。老大不知追逐乐,却因妍唱惜流年。

(19)、《中秋玩月》明代-佚名——团团离海角,渐渐入云衢。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20)、很多诗人笔下的明月,并不是中秋佳节的那轮明月,唐诗中,描绘中秋佳节的佳作,非王建的那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莫属了。

(1)、译文:一轮缓缓移动的秋月洒下万里金波,就像那刚磨亮的铜镜又飞上了天廓。

(2)、第4首,《中秋》:虚空流玉洗,世界纳冰壶。明月几时有,清光何处无。人心但秋物,天下近庭梧。好在黄华寺,山空夜鹤孤。

(3)、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4)、天上的月如果没有人为他修治,桂树枝恐怕会撑破月亮。

(5)、嫦娥奔月(chángébènyuè):嫦娥:月宫仙子;奔:投向。嫦娥投向月亮。

(6)、普天之下有多少人在望月思亲?在家乡的人思念远离的亲人;离乡之人遥望家乡亲人。诗人不是正面写自己的思亲之愁,而是用一种疑问式的委婉语气道出那绵绵的愁念会落在谁家。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第三句才点明望月,而且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但是,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寂寥、冷清、入骨的相思。 

(7)、宵待赏中秋月,剩取珊瑚钉御筵。——宋白《宫词·虫响金阶捣练天》

(8)、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虽无法确定是否中秋时作,但却颇为适合中秋夜读:

(9)、《八月十二日夜诚斋望月》宋-杨万里——才近中秋月已清,鸦青幕挂一团冰。忽然觉得今宵月,元不黏天独自行。

(10)、这首诗的作者是金代诗人王庭筠。诗歌用了苏东坡的名句,还回答了作者的想法:“清光何处无。如果我们能够心如冰壶,一片澄澈,何时何地不能够感受人生天地之美呢?”这便是“天下近庭梧”之意了。

(11)、《中秋对月》唐-曹松——无云世界秋三共看蟾盘上海涯。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12)、小释:《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五绝小诗。这首诗描写了秋日夜晚,诗人徘徊室内,抬头望月的所感。诗中运用比喻、衬托等手法,表达客居思乡之情,语言清新朴素而韵味含蓄无穷,堪称“中国人必背古诗”。因为朗朗上口,容易背诵,所以家长可以跟孩子多朗诵几遍,此外,如果孩子有兴致,家长还可以给孩子介绍李白的另外一首诗《月下独酌》,这首诗比较长,重点在于介绍和朗诵前面四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跟《静夜思》一比对,会发现截然不同的意味。

(13)、于是陆游放飞想象:“我在此处看到月色,已经如此动人。如果身在洞庭湖,饱览月色,该是如何赏心悦目的奇景呢?我多么希望自己跨坐青鸾,飞往洞庭湖赏月呀。你们有人能陪我一起吗?”

(14)、《中秋夜半後无云而月色微淡尤为绝景》宋-陆游——轻烟薄霭九霄寒,素月浑如隔縠看。此夕洞庭应更好,谁能从我跨青鸾?

(15)、《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虽然不是写中秋,但在咏月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6)、翻译为: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17)、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上一篇:关于感恩的诗句73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