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名言孔子的名言有哪些78条

admin 2023-10-26 18:02:16 1,827次浏览

孔子名言起名

1、孔子名言大全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学生:学习文化,修养德行,忠诚不渝,言行一致。

(3)、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4)、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论语·学而》)

(7)、——《健学会之成立及进行》(一九一九年七月二十一日),《毛泽东早期文稿》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对任何事物,仅仅了解它的人不如深深喜爱它的人,深深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乐此不疲的人。

(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摘孔子《论语》——释义: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10)、白话译文: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11)、《论语》背后那个温文尔雅的孔子其实是个身高九尺有六的壮汉(相当于现在的2米开外)。《淮南子》说他虽力大,不肯以力闻。

(12)、有教无类。《论语》——对人进行教育,不管他是哪一类。

(13)、作为中华传统的文化精髓,我们孔子的名言流传至今,对我们的人生都有着极大的作用和启发。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孔子名言100句,欢迎阅读。更多资讯请继续关注名人名言栏目!

(14)、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文乎哉,吾从周”。孔子之所以向往周,首先是因为周朝确实有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

(15)、出自《楚辞·天问》:启代益作后,卒然离蠥。解释:启代伯益作了国君,终究还是遇上灾祸。

(16)、孔子不仅善交朋友,且广交朋友,给他带来了很多的快乐。

(17)、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君子想的是怎样推行仁德,小人想的则是怎样得到一个安逸之处;君子想的是怎样才能不触犯刑法,小人想的则是怎样才能对自己有利。

(18)、毛主席是怎么称呼孔子的?考诸现有的已经公开的毛主席著作和相关传记,我们发现,毛主席多称呼孔子、孔夫子,很少称呼孔丘。

(19)、朝闻道,夕死可矣。——释义:早晨学得真理,当天晚上死掉也不后悔。”意思是指“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20)、宰我问道孔子。他说:“对于有仁德的人,别人告诉他井里面掉下去一位仁人,他会跟着下去吗?”孔子说:“为什么要下去呢?君子可以到井边去救人,却不可以陷入井中;君子可能被欺骗,但不可能被迷惑。”君子做事情的时候,要从符合理性精神的现实逻辑出发,即便追求精神上的更高境界和仁德,也要保持充分的理智,可以被利用,但决不能被糊弄。要用充分理性的精神去生活,成全自己也成全别人。

2、孔子的名言孔子的名言有哪些

(1)、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故为政在人。

(2)、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3)、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论语》——不必担忧财富不多,只须担忧财富不平均,不必担忧人口稀少,只须担忧境内不安宁。……既来了,要使他们安家乐业。

(4)、史书说齐鲁是“文武之道,未堕于地”,一大批文化思想巨擘诞生于此,孔子,孟子,管子,墨子,孙子,邹衍等等,华夏文化重心移至齐鲁。齐桓公鼓励:“啧室之议”,广开言路,稷下学宫,历时145年,荟萃儒、道、法、墨、名、兵、阴阳,纵横诸子百家于一堂,蔚为壮观。

(5)、他三岁丧父,少年丧母,中年丧妻,晚年丧子,遍尝人间不幸;他陷于宋、囚于匡、围于陈,困于浦,空有一身抱负。所有普通人可能遭遇的人生不幸和职场不幸,孔子几乎都遇到了,但他却能始终不怨天、不由人,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开后世之仁风。商周时代,学术本来是国家及贵族的专利。但是经历东周的变乱,春秋的战乱,官学废弛,典章毁坏,图书流散。孔子自觉地担当起挽救学术传统的工作,这就是他的“克己复礼”。修《诗》《书》,定《礼》《乐》,述《周易》,作《春秋》。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释: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7)、同志们:大家都要努力学习,不可落后,不可躲懒睡觉。从前孔子的学生宰予,他在白天睡觉,孔子骂他“朽木不可雕也”,对于我们队伍中躲懒的人,也可以这样讲一讲,但是对学习有成绩的,就要奖赏,有赏有罚,赏罚严明。不过我们主要的在于奖,假使有个把宰予,也没有什么关系。

(8)、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9)、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1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1)、释义:孔子说:“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却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12)、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论语》——一个人固守道德而不能发扬光大,信仰主张又不能坚定不移,这种人有他不能算有,没有他不能算无。

(13)、孔子的学校是春秋末期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有教无类,奉行通才教育,弟子的就业率极高,而且不乏宰相,外交官这样的超牛offer。

(1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5)、——《讲堂录》(一九一三年十月至十二月),《毛泽东早期文稿》

(16)、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论语》——当他未得到官职的时候,唯恐得不到;已经得到了官职,又唯恐丢失掉。假若害怕丢失掉,便什么坏事都能干出来。

(17)、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解释:(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18)、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是鲁国的一位军官,他到陬邑附近的尼山求神赐子,得子,于是取名丘,字仲尼。尼山泗水,始有盛名。

(19)、寓意着孩子今后的路途中能拥有聪明豁达的珍贵品质,做一个奋发图强的人。

(20)、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七律·和柳亚子先生》

3、孔子名言名句大全20句

(1)、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2)、孔子语录: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3)、释义:孔子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4)、然而,这和孔子所处时代的统治者逻辑相悖,因为春秋礼崩乐坏,把荒唐事做绝的莫甚于这些诸侯。所以,连当时的百姓都称孔子为“知其不可而为之者”。

(5)、又如《子张篇第十九》:“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

(6)、上香时香头为何会长短不一?教你看香头论吉凶!

(7)、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孔子《论语》——释义:对天资在中等程度以上的人,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而对于中等以下天资的人,则不可以和他谈论高深的学问。

(8)、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七律·长征》

(9)、尊孔还是反孔,评价的标准有很多,我现在所谈的是一个小问题,就是从毛主席对孔子的称呼入手,来分析他对孔子的态度。

(10)、同时,书作者更读到了孔子不断追求人格完善的向善之乐、育才之乐、助人之乐、闻道之乐和通过达观之心、宁静之心、进取之心、坦然之心获得的持续的快乐。

(11)、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解释:见到好的人、好的事,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做迟了。看到了恶人或做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想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12)、孔子弟子三千,在培育人才之中,自己也获得了巨大的欢乐。

(1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解释: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14)、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甚至曾准备把尼溪一带的田地封给孔子,但被大夫晏婴阻止。

(15)、交友是一种快乐的事情,互相慰问、交流、切磋、帮助,这是一种快乐。

(16)、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有人说:“如果用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说:“这样的话,你将用什么来报答别人对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对待怨仇,以恩德报答恩德。”

(17)、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解释:用公平正直来对待怨恨,以恩德来报答恩德。

(18)、——《在外地巡视期间同沿途各地负责人谈话纪要》(一九七一年八月——九月),《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

(19)、在“批林批孔”的那个年代,很多人包括一些大学者都直呼孔丘、孔老他们绝不是出于无知而这么称呼的,他们其实是非常了解中国名与字的讲究。

(20)、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4、孔子名言起名字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

(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孔子站在岸上指着河水说:“时光的流逝就象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3)、孔子尝言志矣,曰:志于道,著于德,依于仁,由于义。曰: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日: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之有也。

(4)、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论语》——在重大节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节稍有出入则是可以的。

(5)、孔子离开曹国到宋国后,就和弟子们在大树下练习礼仪。宋国的司马桓趔想要杀掉孔子,就把大树给砍了。有位弟子催促孔子说:“咱们快点走吧。”孔子说:“上天既然使我具备圣德之性,桓趔又能把我怎样呢?”顺境不贪,逆境反喜,一切都是磨练自己的机会,心存正义、自强不息,感恩桓趔,感恩对手。

(6)、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7)、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为体”。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也影响了世界上其它地区的大部分人近两千年。

(8)、坦率而言,历史的车轮永远向前,孔子欲解决当时的问题却从早已坍塌的周王朝找答案,难免有刻舟求剑之嫌。他的仁政推行不下去或推行不久,也有他不善变通的原因。

(9)、——《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一九五六年八月二十四日),《毛泽东文集》(第七卷)

(1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一个工匠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有锋利的工具。

(11)、孔子的母亲在他24岁时去世,孔子希望将父母合葬。为了打听父亲葬处,他将母亲棺殡停于路口(五父之衢),向路人打听。后孔母的邻居曼父之母,告诉孔子叔梁纥的墓处,孔子这才将父母合葬于防。第二年,孔子在为母亲守丧时,季孙氏宴请士一级的人(飨士)。孔子前往,不想却被季孙氏家臣阳虎训斥并拒绝。但后世学者多怀疑此事有伪。

(12)、孔子问礼老子,辞行时,老子对他说:“富贵之人送人以财,仁义之人送人以言,我不富贵,就窃用仁人的名义送你一句话吧:头脑聪慧、洞察一切反而濒临绝境,是因为喜好议论他人的缘故;博洽善辩、宽广弘大反而危及其身,是因为揭发别人丑恶的缘故。做人子女的就不要有自己,做人臣子的也不要有自己。”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宽则得众,苛则失人。胸无渣滓自会处世圆明,眼无成见才会学富五车。

(13)、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解释:工匠要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准备好他的工具。这是一种比喻,即如想做好一件事,必须先具备做这件事的先决条件才能事半功倍。

(15)、陈赤博士在此书中关注和挖掘“忘忧夫子”从哪些方面寻找“乐”的途径。其中有学习之乐“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当然还有“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友朋之乐,还有“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寄情山水之乐。当然更有“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音乐之乐、诗歌之乐。甚至还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之乐。

(16)、丘是山丘,史书记载孔子生而头上圩(wéi)顶,圩顶就是中央低四周高,像个低凹的山丘,所以他的父母给他起名丘。

(17)、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18)、《楚辞》作为第一部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总结,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严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 

上一篇:老子名言100句精辟短句摘抄131条 下一篇:没有了